聽到沈南風的話林千雅眉頭微微的皺了皺,這世上真的有人活的瀟灑嗎?那為何師父會減壽?為何三界五行之外還有別的東西?為何陰使又不肯放過師父?
“千雅?千雅?”林舒華一看自己的女兒楞在了那裏,以為又有什麼事情。
“媽媽媽,別搖了!老爺子,有時候人是不會那樣進行的或者,但是我們也應該順著自己的心走,不是嗎?至少將來不後悔!”林千雅也不想過多的去揣測一些凡塵瑣事,畢竟自己隻是一個小道士,她明白這世上有很多未知的秘密,但是她明白既然不能決定自己出生,那麼就決定自己的命運好了!有生之年為自己而活!
“嗬嗬,我們倆人被一個丫頭說教了!沈老弟。”陳清玄笑了笑,看著眼前的林千雅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他隻能說自己的徒弟真的長大了。
“是啊!我們也老了!老頭子我這裏沒有什麼東西可送的,就送你幾個字吧!”說著幾個人又從飯桌走到了寫字台,林千雅一直都有寫毛筆字的習慣,期初是被陳清玄逼的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現成的筆墨還是有的!
沈南風也是愛好書法之人,走到寫字桌前他隻感覺一種古樸的氣息向自己撲來。
“老哥,這是洮硯?”沈南風一眼就看出桌子上的硯台不是凡品。
自唐代成名以來,老坑洮硯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賈才能擁有的。如宋代趙希鵠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近代“老坑洮硯”作品屢次作為國禮贈與國外元首。
製作洮硯最好的石料是“老坑石”,產於卓尼縣喇嘛崖和水泉灣一代。而老坑石中的極品,當屬“鴨頭綠”,碧綠如藍,輕撫如嬰兒肌膚,儲量極少,自宋末就已斷采,能否重現不得而知,現今每得一塊鴨頭綠可視之為千年古董。下發好和稀有是洮硯位列四大名硯的根本,尤其是在端硯、歙硯老坑石已枯竭的今天,“老坑洮硯”更是備受追捧。
“嘿嘿,這可是我從師父那求了半天的!老爺子再看看毛筆?”林千雅有些得意,在這個家中最貴的就當屬這桌子上的東西了,當然除了那茅山祖師印和七星玲瓏劍之外。
說著沈南風又看起了桌子上的毛筆,“兼毫?”
沈南風拿起手中的毛筆,兼毫是合兩種以上之毫製成,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等。蒙恬改良之筆,以“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即屬兼毫筆。兼毫多取一健一柔相配,以健毫為主,居內,稱之為“柱”;柔毫則處外、為副,稱之為“被”。柱之毫長,被之毫毛短,即所謂有柱有被筆。而被亦有多層者,便有以兔毫為柱,外加較短之羊毛被,再披與柱等長之毫,共三層,所以根部特粗,尖端較細,儲墨較多,便於書寫。特性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或剛或柔,或剛柔適中。
林千雅走到硯台前,開始為沈南風磨墨,過了一會過後沈南風拿起毛筆寫下了“正!奇!”這兩個字。而林千雅也明白這兩個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