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昆侖神木弓(2 / 2)

但讓張青峰感到驚訝的是,他嚐試著撅了下弓臂,卻發現依舊彈性十足!

好奇之下,他將整張弓摘下,仔細看了一下,弓體是一根黑色的樹枝製成的,他認不出是什麼樹,整張弓的弓臂應該沒經過太複雜的加工,就是一根樹枝,弓弭是骨質的,上麵繃了道弓弦就是弓了。

而繃在弓臂兩端的弓弦顯然也不是俗物,也沒有由於環境和時間的原因腐朽幹裂,青黑色,似乎是某種動物的筋,張青峰嚐試著拉了一下,韌性十足!

蘭特王生前顯然箭法了得,腰間背後帶了四個箭囊,其中兩個已經空了,另外兩個幾乎是滿的,隻不過上麵的箭翎似乎都已經掉光了,隻在箭杆尾部留著幾道螺旋形的凹槽和一個怪模怪樣的小孔。

不過有箭就不錯了,即便沒箭翎,估計也能直著射出7、8米去,所以張青峰就毫不客氣的將蘭特王腰間的箭囊摘了下來,係在了自己身上。

來了一趟,就最積極的龐大海什麼都沒撈著,他不甘心的搜了一通,在蘭特王腳下找到了一個玉玨,心滿意足的塞進了口袋裏。

然後幾人返回隊伍,準備繼續前進。

返回隊伍後,龐大海忙不迭的問王教授:“我說王教授啊,你看看我借給老喬的這把刀,這可是咱國家的古物,你看看有沒有什麼來頭?”

身為曆史學家,王教授對古物自然有偏好,聞言要過來觀察一番,說道:“確實是古物,裏麵應該摻雜了隕鐵,而且作為蘭特王的佩刀,肯定是屬於國寶級的,極有可能成為西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龐大海本來是想通過王教授再次確定一下這把刀的歸屬權,沒想到王教授一句話又給歸為國寶了,再讓他說下去,肯定又得獻給國家了,龐大海趕忙打岔:“您再看看瘋子這張弓,在這兒烤了這麼久還跟新的似的,我看沒準就是扶桑神木的樹枝,更是國寶!”

王教授聞言興致大起,張青峰沒龐大海那麼矯情,國寶就國寶,大不了獻給國家唄,反正自己用槍遠習慣於用弓,拿這把弓就是權宜之計。

他把弓遞過去,王教授仔細觀察了一下,一臉的驚訝,說:“確實是神木,不過不是扶桑神木的。扶桑神木是火屬神木,極剛不彎,做不得弓臂,這是昆侖神木的樹枝,是水屬神木,所以才能受火烤千年而水分不失、彈性不變。”

張青峰一聽也挺好奇,問道:“那您看看這弓弦是什麼東西,好像是牛筋,不過這麼久了居然也沒被烤幹。”

王教授觀察了一下,說道:“確實是動物的筋,不過不是牛筋,而是蛟筋,弓弭也是蛟龍角,蛟性屬水,還是上古異獸,它的筋角能抵禦高溫幹燥也在情理之中。”

龐大海一聽趕忙湊事:“那這可是地球上絕跡的東西啊,肯定也是國寶吧?是不是得獻給國家?”說完就等著王教授給出確定的答案,然後討價還價,隻獻一件兒,自己好把刀留下。

王教授滿臉感慨的點點頭,又搖了搖頭,說:“此物就不能單單用國寶來形容了,而是奇物,奇物需要有奇人物盡其用,這把弓到你手上,說不定也是天意。”說罷把弓還給了張青峰。

龐大海頓時傻了,急道:“王教授你這就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啊,我們拿了東西就得獻給國家,瘋子拿了就是理所應當了?不帶這麼偏向的啊,這刀到我手裏也能物盡其用,夏天切西瓜冬天劈柴我都用的著……”

張青峰趕忙打斷龐大海:“奇物現在也發揮不了奇用,弓箭上的羽毛都風化沒了,射出去頂多直著飛十米,不過對於我的箭法來說應該也夠用了……”

他還沒說完,王教授將他箭囊裏的箭拔出來一支,說道:“這不是雕翎箭,而是無羽箭,本來就不需要箭翎的。”

張青峰訝道:“啊?那能走直線嗎?”

王教授說:“打個比方吧,雕翎箭好比飛機,有翅膀,無羽箭好比導彈,主要靠空氣動力學,看到後麵這些凹槽和這個小孔沒?這就是維持箭身穩定的關鍵。這支箭別看結構簡單,卻是古代造物的登峰造極之作啊!”說罷滿臉感慨。

幾人邊說邊走,聲音都不大,王教授剛解釋完,身後突然傳來一陣野獸般的嘶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