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1)

這一劫,情感的淪喪。這一劫,人性的餘孽。古人說,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聽上去是多麼感人,多麼滄桑,可是拿到現實生活中來它是那麼經不起推敲。古人撮土為香,義結金蘭,口號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可真正一起赴死的沒有幾對,事實上也隻是過過場,說說就忘。這些說法都隻是同一個非常可笑的謊言,很多年後蘇子雲可以說出比上述更動聽千倍或者萬倍的話,可始終忘不了當時說這些話的表情,那麼充滿著神秘和無盡的想象力。蘇子雲,安徽桐城人。這是一個最不缺文化人的城市,作家遍及全國,影響達於海外。無論是哲學、史學、詩歌、音韻、繪畫,還是美學、翻譯、小說與戲劇創作,桐城人都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從小在如此神聖的氣氛中被熏陶的蘇子雲,練就了超塵拔俗的思想。在如此物欲橫流的21世紀,這些人其實是最孤獨的。因為很少有人讀懂他們的文字,即使是讀懂了,也隻是當作科普來看。也很少有人願意接受他們,再別人眼中,他們就是一個異類。還好蘇子雲能說自己有病,得而過之。可蘇子雲還是願意堅持說要執著,因為有些事不能被現實左右。哪怕是失落的青春,落魄的命運。信息世界,爆炸的新鮮物,他堅持是反文明的現象。所有的欲望都源於人性的變態,喪失的良知。人生的苦澀,不僅如此。對待感情,蘇子雲的城府很深,可嘴上卻特別耿直,這特別讓人不能理解,從而不能得到太多的認知。蘇子雲原以為自己已經夠成熟了,可有時候他又認為自己太單純了。麵對欺騙,背叛,他的所有做法都顯得那麼軟綿無力,用魯老爺子對待阿q的話來講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所有的傷都是應該的。“你們都走吧,我的世界已經容不下任何人了”。所有的夢都由這句話煙消雲散,不再回來。愛情,友情,親情。在人性和欲望麵前都隻能這樣一去不返。18歲後,蘇子雲變得偏執起來,即使遇到自己理想的那些人。都隻剩下一雙渾濁不清的眼睛盯著,仿佛那些人殺了自己的雙親,搶了自己的財產,霸占了自己的女人。相見,不是很早,便是·恨晚。“恨你們,恨他們為什麼不晚點來到我的世界,恨你們為什麼不早點來到我的世界。”撂下這一句話,蘇子雲想徹底離開這個讓他傷心的世俗的地方,他要去西藏,或於不再回來。或許生活在大昭寺,或許死在天葬台。“不再回去,永遠不再回去,那個世界已經不需要我了,我也不需要那些人了。”或許在那裏當一個遠離世俗的和尚,或者早已死在了天葬台。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也沒有人願意知道他是誰。一個靈魂,走吧走吧。離開吧。

------題外話------

引子。蘇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