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知道了以後不但沒批評他還表揚了他一番,並且把我們的做法推廣了出去。許多兄弟部隊知道了我們的做法也爭相效仿,結果全軍撤退的時候都是按照這個模式來的,那叫一個大快人心!哈哈哈!”
聽完這些話之後,吳鑫對自己的父親又有了不同的認識,他發現原來自己竟然有這麼一個最可愛的父親,他不但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家人,還深深的愛著自己的祖國!
就在大家都躺好了準備入睡的時候,忽然一個人影閃到了吳鑫的床邊,被嚇了一跳的吳鑫差點叫出來,不過他的嘴被一隻溫暖的大手捂住了,而這隻手正是曾經給吳鑫把過脈的那隻手。
隻見楊叔低聲對吳鑫說道“小鑫,叔有急事要先走,三天後再回來找你,這事和你性命攸關,你一定在家等我,千萬別忘了!”
在吳鑫點了點頭之後楊軍就離開了,這一切發生的好快,就好像是在做夢一樣,不過吳鑫知道這不是夢,因為他能感覺的到!
這三天吳鑫過的非常忙碌,幾乎每一個朋友都知道了他複原的事,歡笑和祝福每天都在家中響起。
雖然每個人都想探究他恢複記憶的奧秘,可是吳鑫自己其實也不太明白,隻是推說是回家看到了熟悉的場景,看到了這麼多的親人朋友後自然就恢複了,其實他也在等,在等楊叔回來。
楊叔果然很守信,三天後的黃昏時分又回來了,而且把吳鑫單獨帶到了河邊一邊吹著傍晚清涼的微風,一邊問起了他的身體情況。
其實吳鑫這幾天一直也在想自己的經曆,從當初拿到靈玉開始自己的奇遇到突遭橫禍被人擄走,再到後來在楊叔和靈玉的幫助下讓自己恢複過來,這一切都顯得那麼的不真實,就像一個亦真亦幻的夢一樣。
思索再三吳鑫還是問出了自己最想問的問題“楊叔,您是不是有什麼特異功能啊,那天您給我把脈時的感覺跟我以前的感覺很不一樣!”
楊軍略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卻微笑著說“哪有什麼特異功能啊,我不過是個略通醫術的老家夥罷了,那天把脈的時候也不過是發現你的經脈不暢所以說了幾句太極的內功心法給你聽,你可不要想多了!”
雖然感覺到楊叔說的可能不是真心話,但是吳鑫並沒有什麼深究的想法,自從那天在塵封的記憶被喚醒時聽了那幾句極具哲理性的心法後,仿佛他整個人的思想境界都有所不同了。
知道沒法從楊叔口中套出話來吳鑫隻好接著之前的話頭問道“楊叔您走的時候說要和我說一件性命攸關的事不知道是什麼呢?”
看著比自己還要高一塊的吳鑫,楊軍想了一下才說道“小鑫你知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故事嗎?”
吳鑫這個新時代的小青年雖說上過大學也泡過圖書館,開始學習炒股後也看了不少書,可是對中華民族的古典文化卻匱乏的緊,很多東西也不過是從小耳融目染的聽過一些,可是也從來沒有翻過古籍,看過的古文也緊限於語文課本裏的那些選段。
此時隻好老老實實的回答道“聽說過,好像是說如果平民手裏擁有寶物的話就會招來災禍,可是具體的就不太清楚了!”
楊軍點了點頭說道“你很誠實這是難得的優點,既然你叫我一聲楊叔,我又和你爸爸是生死弟兄,我就不能看著你再像這次一樣稀裏糊塗的遭人毒手。這句話的出處是《春秋左傳·桓公十年》,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乃獻之。又求其寶劍。叔曰:‘是無厭也。無厭,將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要是一段英文閱讀吳鑫還能大概蒙一下段落大意,可是麵對古文他就隻有滿腦子的漿糊可以把自己搞的更糊塗一條路可以走了,此時隻有瞪著倆大眼傻嗬嗬的瞪著楊叔給他解釋了。
楊軍倒也沒有為難他,直接說道“這段話的意思是:當初,虞叔有塊寶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沒有給他,然後,虞叔為此而感到後悔,說:周這個地方有句諺語說:‘一個人本來沒有罪,卻因為擁有寶玉而獲罪。’於是就把寶玉獻給了虞公。
可是,虞公又來索要虞叔的寶劍,虞叔說:“這實在是貪得無厭。如此貪得無厭,將會給我帶來殺身之禍。”於是就發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奔到共池那個地方去了。顯而易見,這句話的意思是,貪圖財寶會招來禍患。在這段故事中,虞叔因為擔心貪圖財寶招來禍患,所以,把寶玉獻出去了;但是,虞公得到了寶玉仍不知滿足,最終因為貪得無厭而被打敗。”
聽完解釋吳鑫更加迷惑的問道“我還以為原意是不讓人炫耀免得招禍,可是怎麼聽這裏的意思是那個搶奪別人寶物的人落了個失敗的下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