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誠實,越有力量
誠實是如此美麗,它可以讓現實和夢想之間的旅途變得無比澄淨、無比清晰。
有些勵誌類的書會生搬硬套地大談特談誠實和正直的重要性,我特別討厭這樣的書,因為我覺得那些作者就像是憤怒的牧師和老師,他們的話隻會讓我厭煩,沒有絲毫自我激勵的作用。
相對而言,我更喜歡那些看起來有趣、好玩兒的事情,它們總能夠帶給我更多的靈感和啟迪。如果有人對我許諾說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同時也有人信誓旦旦地對我保證說生活會變得更加公正、得體,通常來說,我更願意相信前者。
在我看來,誠實做人有一個最充分的理由,那就是誠實是如此美麗,它可以讓現實和夢想之間的旅途變得無比澄淨、無比清晰。
如果人們確切地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他們就可以從那裏出發,然後到達某個地方。但是,如果他們不夠誠實,結果就會“迷路”。當我們迷失方向的時候,或者說不誠實的時候,無論前往哪裏,那都會是一條錯誤的道路。如果出發點是錯誤的,怎麼可能找到回家的路?
正如鮑勃·迪倫在歌中唱道的那樣,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就像是一塊滾石,“像個無人認識的流浪漢”。
相反,真話卻是清晰的、完整的,而且非常鮮活。它堅實而有力,能夠讓我們穩穩地抓住,不斷攀爬,不斷前行。
著名詩人約翰·濟慈曾經說過:“真即是美。”
我們應誠實地闡述現狀,無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我們越誠實,就越有可能獲得更大的能量,越有可能做到專心致誌,因為不必費心地記住自己跟不同的人說過什麼,不必擔心穿幫。
在《自尊的六大支柱》一書中,納撒尼爾·布蘭登對個人誠信之美作出了最完美、最積極的詮釋。布蘭登看待這個問題的角度不同於絕大部分作家,他把誠實和正直視為獲得自尊的一個積極的組成部分。布蘭登認為,我們之所以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並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道德觀,而是為了我們自己。
布蘭登在書中說道:“最嚴重的自我欺騙之一就是告訴自己說‘隻有我會知道’。隻有我會知道我說了謊話;隻有我會知道我在用不道德的方式對待信任我的人;隻有我會知道我根本沒打算兌現自己的承諾。這些話的言外之意就是:我自己的評判並不重要,我隻關心別人對我的評價。”
布蘭登關於個人誠信的描述很有啟發,因為誠信的目的是塑造一個更快樂、強大的自己,而不是去迎合某種普世的道德觀。
我們可能會把草草製作或尚未完成的藝術品描述為“一團糟”。而有意或無意地說謊都會帶來這樣的問題,那就是讓一切處於不完整的狀態——一團糟。無論現狀如何,隻有真話能帶來一幅完整的畫麵。在我們的眼中,隻有完整的、統一的、渾然一體的畫麵才是美麗的。
我甚至聽到人們把自己完全不信任的人稱為“一團糟”。相反,如果一個人在你麵前始終都說真話,你通常會覺得這個人“很美”。真和美顯然已經密不可分。
真話會讓你更加自信地麵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真話能夠消除恐懼,增強你的自我掌控感。謊言和半真半假的話總會讓你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真話卻能夠幫你掃除思維的障礙,帶給你無窮的力量和明確的方向,而這正是自我激勵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