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草擬整改方案的任務後,龔仲不禁陷入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之中。大家都是明白人,機關後勤保障中心交通專項經費管理中,到底存在什麼問題,相信江南管理局每一位幹部職工心中都有一本賬,也都知道問題的症結所在。隻是明白歸明白,說不說出來,卻又是另一回事。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事都是這樣,盡管每個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否捅破那張遮蓋在上麵薄薄的紙,則又是另外一回事。現在,董昕副主任迫於趙一局長的壓力,不得不將這個燙手山芋踢給了自己,龔仲不禁左右為難了,感歎自己的命苦。為什麼得罪人的事,都是自己願意或被迫地衝鋒在前?自己能看到的問題,別人肯定也能發現,因為別人不會比自己蠢;但為什麼大家都不說出來,卻要自己來說呢?這就是別人比自己聰明的地方。
要知道,社會上長期存在的問題,卻又得不到改正,裏麵肯定有其特殊的原因。公務用車問題,如果動真格管理,勢必觸及部分特殊人群的經濟利益。這部分人群,不但包括江南局一些關鍵部門的處級領導,而且還包括部分局領導。如果得罪了這些人物,毫無疑問自己以後的路將更難走。但董昕副主任安排了自己,憑自己的身份與能耐,是不可能將這件事推脫掉的。
前不久因提成問題得罪了物業公司的員工,現在又要自己來幹預公務用車問題,這不是雪上加霜嗎?要知道,公務車輛管理問題,與物業公司提成不一樣。提成隻涉及公司部分人的利益,得罪的隻是一小部分無關緊要的人;而公務車輛管理,則涉及部分領導的利益,得罪的是江南局不一般的人物。如果把握得不好,對自己的影響將比提成問題更嚴重。
經過反複思量,龔仲感覺到要寫這個材料,關鍵是要把握好一個度。這不是表現的時候,而是費力不討好的事件。不然,這個報告遞交上去後,不但得到不到領導的肯定,反而會因此得罪很多人,更可能又會引火上身。但怎樣把握好這個度,既要將問題反映出來,又要能讓領導理解?
要準確地把握好這個度,關鍵要摸清董昕的態度。他是想真正解決問題,還是出於應付趙一局長。想到自己有次無意中去車管科,碰上諸葛偉安排聘用司機在維修單上補簽字;考慮到上次十多萬元車輛維修費用不經自己審核,直接交財務付款;考慮到交通專項經費嚴重超預算,但最後卻不了了之。龔仲突然之間恍然大悟,董昕副主任沒有這樣笨,自己能夠發現的問題,聰明他肯定也能夠發現;諸葛偉這個小小的科長,如果沒有領導的授意,也沒有這樣大的膽子,敢獨吞那十多萬元的維修費。
想明白了是想明白了,但方案還是要寫的。既然躲不過,那就根據自己的了解,實事求是地提出一個能作用的方案出來吧。至於是否被采納,是否能夠執行,那就不是自己的事了,最後就由董昕副主任來決定吧。
明白這個道理後,龔仲對於怎麼加強機關後勤保障中心公務用車管理,最大限度地杜絕公車私用現象,減少非公務車輛費用公家報銷,將交通專項經費控製在預算範圍內,可以說是明明白白的;哪些地方存在問題,哪些地方是管理的薄弱環節,哪些地方可能發生問題,龔仲心中也是早就有相應的應對措施的。
比如,在提高車輛使用效率方麵,龔仲提出了三條措施。一是合理使用局領導專用車輛。在局領導出差,或不外出時,可安排市內出車任務;二是統籌安排出車。具體措施是提前一天申請用車,車輛管理科根據申請情況,同地區同方向的,合並安排出車;三是嚴格控製非工作時間用車。原則上非工作時間不安排出車,如果特殊情況需要出車的,應提前一天申請,市內出車的,經機關後勤保障中心主任書麵批準;市外出車的,經主管局領導書麵批準。
在控製車輛加油方麵,龔仲相應地提出了三條措施。一是加強對定點加油站的管理。在合同中明確對方的責任,如果違反合同約定,將給予對方一定的處罰;二是對加油車輛實行備案管理。由機關後勤保障中心提供加油車輛明細表,提交給定點加油站。嚴禁非備案車輛加油;三是油耗與駕駛員績效掛鉤。根據上年實際情況製定油耗標準,降低油耗按一定比率獎勵,增加油耗按一定比率處置。另外,發現違反規定加油,損公肥私的駕駛員,給予開除處理。
在路橋費用方麵,龔仲提出的措施是:一是過路過橋費用按規定粘貼。具體措施是將每次出車的路橋費粘貼在一起,與本次出車任務無關的費用不準報銷;二是所有路橋費用按月報銷,無特殊情況,非本月費用不予報銷;三是嚴格審核手續,審核人員應認真審核,非本次費用、非本月費用,不得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