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應對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鬥爭,說白了也就是官場上的權力鬥爭,現在社會上流行一句套話進行了很好的總結,那就是有能力就去改變,沒有能力就去適應。對於這個問題,古人也曾形象地說過,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既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抗爭。正因如此,所以古今中外,官場上的權力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其心腸之狠,手段之毒,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這幾年與趙一局長或明或暗的鬥爭,特別是家庭的不幸以及交流期限到後有“家”不能回的無奈,還有那位接待自己的處長被莫明其妙的改為非領導職務的遭遇,年輕氣盛的毛勇終於慢慢冷靜下來,開始從慘重的教訓中反省自己。他現在隻是副職,隻是趙一局長的副手。他的一切要受正職的掌控,也就是受趙一局長的掌控。明白了那張象征著權力與利益的任職文件後麵所隱藏的無窮無盡的力量後,毛勇立即醒悟到此時此刻與趙一局長公開鬥爭,這不僅是自己最愚蠢的行為,也會讓別人認為他政治上顯得不成熟。
毛勇今年隻有四十六歲多,但卻是江南正氣管理排第二位的局黨組成員,也是年齡最小的局黨組成員。在官場上,毛勇真的可謂一帆風順,好象有如神助一樣,大學畢業後就在正氣係統工作,幾年一個台階,從一般辦事員到科長到處長到副局長,不到四十就是堂堂正正的廳局級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沒有受過任何挫折,這不可謂不是奇跡。正因如此,毛勇確實顯得年輕氣盛,曾多次公開與黨組書記趙一局長發生爭執,最後甚至發展到了在局黨組會上與趙一局長拍桌子的地步。
但這樣年紀輕輕而經曆單純且沒有經受過任何挫折的毛勇,在人與人之間的鬥爭中,又怎麼鬥得過在官場上打滾幾十年,有著非常豐富經驗的趙一局長呢?趙一局長可是曾經在三個局工作過,擔任局領導已有近二十年曆史,什麼風浪什麼人物什麼場麵沒有見識過?要知道,在官場上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它不是簡單的把工作做好,與人的工作能力沒有多大關係。官場上的鬥爭,講究的是心狠手辣,講究的是情商策略,講究的手上的權力,講究的是人脈資源,講究的是複雜的經曆。
但這並不意味著毛勇在趙一局長麵前就服輸了,開始對趙一局長心服口服,而隻是把鬥爭的策略改變了。毛勇與趙一局長的矛盾,經過這幾年的鬥爭,從開始工作上的意見不一致,發展到今天的刻骨仇恨,這是不可能調和的。趙一局長為了出一口氣,利用手上的權力把毛勇交流出去,並且在交流期到了後還不讓他回來,直接導致了毛勇家庭的破裂。趙一是出了一口氣,他自己的目的是達到了,但他的形象卻在江南正氣管理局中降到了最低,他本人不僅被江南正氣管理局幹部職工家屬子弟套上了“小孩性格”的帽子,也讓江南正氣管理局幹部職工之間的陷入了深度“信用危機”中。
對於江南正氣管理局幹部職工之間的“信用危機”與趙一局長的“小孩性格”現象,毛勇隻是看在眼裏明在心裏,他現在考慮的是怎麼更好的更隱蔽的與趙一局長鬥爭。鬥爭策略的改變,並不是毛勇怕趙一什麼,而是說明毛勇更成熟了。毛勇沒有什麼可怕的,他趙一再狠毒,權力再大,但他年齡來了,他最多隻能搞二年多了。而他毛勇自己呢,還年輕得很,年齡就是他最大的資本。不管他趙一如何厲害,但最後的勝利者卻隻能是他毛勇。
既然現在趙一局長在江南局被幹部職工私下戴上了“小孩性格”的帽子,而小孩子就是喜歡聽漂亮話,喜歡被人哄的感覺。經過慎重考慮,並與江南局幾個鐵杆朋友私下溝通,毛勇很快就找到了應對趙一局長的辦法。這就叫做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要想著這非常簡單,如果不是非常了解趙一局長現在的性情,如果不是對趙一局長現在的生活與工作進行深入的分析,這個看似非常簡單的應對方法,你是怎麼也想不出來的。
想到應對辦法後,毛勇就采取了兩方麵的措施。一方麵是加大與江南局幹部職工特別是處級領導幹部私下接觸的力度。於是,他盡可能找機會回江南,有時是利用周末休息時間,有時是借工作時間出差。隻要來江南,他就找江南局的幹部職工聯誼。有時是一起吃飯,有時是一想打打小麻將,有時是一起洗腳,有時是一起喝一杯茶。這樣一來,他不僅與江南局很多幹部職工建立了聯係,也對江南局的幹部職工,特別是工作情況都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隻是毛勇吸取上次那位處長的教訓,把這一切做得更隱蔽了。
與此同時,毛勇利用回江南的機會,特意去了一趟趙一局長辦公室。這是毛勇在局黨組會議上,公開與趙一局長拍桌子,不久就被交流出去五年多來,第一次主動去趙一局長辦公室。就在毛勇主動去了趙一局長辦公室後不久,江南局幹部職工中私下就流傳著這樣的話題:“毛勇親自向趙一局長認錯了,向趙一局長檢討了自己年輕氣盛,有些衝動了,沒有給予趙一局長應有的尊重。趙一局長也原諒了毛勇,還特意請毛勇吃了一餐飯。”就這樣,趙一局長與毛勇爭執了六年多的矛盾,最後在毛勇的檢討與趙一局長的原諒中被一笑泯恩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