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正氣管理局停車難問題,在江南局被潛規則壓著,幹部職工私下也不敢輕易涉及。
但在全國正氣管理係統內卻成了公開的秘密,就連來訪的一位兄弟局領導也曾這樣說過:“我聽說江南局機關大院漂亮是漂亮了,但車位嚴重緊張,不但幹部職工停車難,就是來辦理公務的人員也沒地方停車,搞得大家怨聲載道的。”
這是江南正氣管理局公開的秘密,對於這個被一張薄薄的紙遮擋住的問題,不說江南局的幹部職工家屬,就連正氣園的小朋友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隻要輕輕的一捅就會破。
但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局黨組及趙一局長的麵子,涉及到局黨組與趙一局長決策上的問題,沒有哪個人愚蠢到與自己過不去,敢主動去捅在線這張薄薄的遮羞紙。
因此江南局停車難問題,很快就成了正氣係統內的笑話,也成了江南局的禁忌。誰也不敢公開議論,指責哪個沒有發展眼光,決策沒有前瞻性,導致設計失誤,決策失誤。
因為,這個方案是局黨組的決定,是黨組書記趙一局長親拍的板。如果哪個敢議論這個問題,說決策失誤什麼的,不是吃了飯沒事做,自己與自己過不去嗎?
其實,發生這種情況,不管是江南局黨組,還是江南局幹部職工,都是不願意看到的。這幾年經濟發展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質的變化,很多幹部職工都購買了小汽車,這是讓人欣慰的一幕。
至於隨之而來的停車難問題,這已經是全國各大大小小城市的通病,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的現象。
隻要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敢於正視這個問題,不遮著擋著拖著,不乘機發“停車難”之財,出台一些惠澤於民的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至於最後結果如何,相信我們的老百姓還是能夠理解的。
這些情況董昕主任比誰都清楚,因為停車問題歸機關後勤保障中心負責,歸正氣物業公司管理。為領導排憂解難是每一位下屬的天職,更何況處處表現自己並以拍領導馬屁為天職的董昕主任!
這天晚上董昕主任走在正氣園裏散步,看著有限的車位被各種各樣的車輛停得滿滿的。這些車有單位上的公務車,有職工家屬的車,還有不認識的陌生車輛,心理就感覺不怎麼舒服。
接著,董昕主任從西門出來後,又繞著正氣園四周馬路邊走了一遍。周邊的馬路邊上也停滿了車輛,同樣有職工家屬的車,也有不認識的陌生車輛,甚至還有二台單位上的公務車停在西門邊。
江南局整體搬遷後,對於停車問題一直沒有嚴格的管理辦法,隻要是車就可以進來,而且不收任何費用。不管是單位的公務車,還是職工家屬的車,先進來的先停,園內沒有車位了就停在周邊的馬路邊上,這種現象已經存在二年多了。
不行,一定要想辦法解決這種被動局麵,董昕主任邊走邊思考著。
自己來機關後勤保障中心負責一年多了,不管是車輛管理,物業服務,還是內部行政工作,就是職工食堂,都有了一個較大的起色。自己也從當初以“副主任的身份主持工作”,到現在正主任負責工作。
停車難問題,雖說是江南局的禁忌,但身為這項工作的具體負責人,卻不能象江南局其他幹部職工一樣,隻是在心裏非議幾句就能了事的。
想到這裏,董昕主任再也沒有心事散步了,而是帶著這個問題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機關後勤保障中心負責人,不比其他處室的領導,除了二十四小時保持手機處於有效通信狀況外,還沒有正常的作息時間。而且越是休息時間,越是節假日就越忙。
但董昕主任早就習慣了這種生活,吃飯後到辦公室來總結一下白天的工作,思考一下有什麼得失成敗,有什麼特殊事項,有什麼心得體會,他都一一記錄在本子上。
不管是什麼人,不管在什麼位置上,都要善於思考,都要善於總結。隻有在思考中才能成熟,隻有在總結中才能進步。
特別是在機關裏工作的人員,如果不能很熟練地把握這點,你要想在圈子裏有所成就,有所發展那是非常渺茫的。
毫無疑問,董昕主任很好地把握了這一點,他來機關後勤保障中心負責後,立即吸取前任樹大明主任的教訓,無論是架空層收入分配比率,還是有償服務收入提成辦法,都是偏向於職工個人的,隻是一碗水沒有端平,搞了小集團利益為行。
嚴格來說,董昕主任與樹大明主任都屬於同類型的人。
他們都很貪財,隻是樹大明是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而董昕卻懂得細水長流的道理;他們都好大喜功,隻是樹大明做得直接些,而董昕則知道多轉幾個彎;他們都心狠手辣,隻是樹大明是利用單位利益為借口,而董昕則處處以手上的權力來壓死人。
但不管怎麼樣,董昕與樹大明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一切都是為了自己,都是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
董昕主任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還在不停地思考著正氣園停車問題。
如果有什麼辦法控製非江南局幹部職工的車輛進入,有什麼辦法控製沒有購車位的幹部職工的車輛進入,那正氣園內的車輛將大幅度減少,單位的公務車也不需要停在院外;如果還有什麼辦法讓周邊馬路上的車輛自己開走,那正氣園周邊馬路上也將清靜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