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由董昕、馬誌兵等人背後策劃草擬的,經龔仲出麵發布的《關於實施正氣園車輛管理辦法的通知》引起的風波,在局黨組的支持下慢慢平息了。
對於這個停車管理辦法,江南局大部分幹部職工還是很有意見的。但胳膊又怎麼能夠扭過大腿呢?他們除了心理不服外,隻得老老實實按這個辦法停車交費。
還有部分幹部職工如龔仲等人不願意交費的,就將車停到院外周邊的馬路邊,或其他小區免費停車區。江南局機關大院停車難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董昕主任為此得到了趙一局長的肯定。
在現實工作生活中,老百姓就是這樣簡單,隻要有製度規定,他們不管是否心服,他們一定會按製度辦事,一定是製度的真實執行者。這並不是他們的思想境界高,而是他們沒有違反製度的能力。
違反製度規定的,往往是那些製度規定的製訂者。
不管是在什麼單位什麼地方,那些真正不執行製度規定,違法違紀的往往都是那些當官的,都是那些手中有權的,都是那些在台上說得冠冕堂皇的,都是那些台前一個樣幕後一個樣的人。
卻說這天晚上八點多,龔仲從外麵鍛煉身體回來,在江南局大院遇到了以前的老財務處長方圓與老婆。此時方處長已經退休幾年了,他們倆老口子正在院內散步。
龔仲主動上前招呼道:“方處長,您好啊!好久沒有看到您了!”龔仲邊說邊拉著他的手,同時與方老處長的老婆打一下招呼。
由於方圓不懂財務,擔任財務處長期間,當時的副處長樹大明沒少給他難堪。那時財務上的問題,方圓處長主要依靠馬建設科長。馬建設也就是那時在他的關照下,後來才被提拔上來的。
那時,龔仲剛剛從白水局調到財務處,方圓給予龔仲隻是一般的關照。
但對於老同誌,龔仲卻是非常的尊重。他與其他機關幹部不一樣,平時與那些離退休的老同誌親熱得很,隻要是路上遇到都主動招呼;與那些鄉下來的打工人員也走得近,盡自己的能力關照他們。
就是單位上新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也特別喜歡與龔仲打交道,以前剛剛調入財務處的伍丹青、那玲瓏就與龔仲關係特別好,龔仲沒少在工作上給予她們關照。
但龔仲有一個致使的弱點,那就是與單位的領導離得遠,與那些處長們接觸也不多。這並不是龔仲不想與他們打交道,而是龔仲感覺沒有必要為了與他們打交道而不要自己的尊嚴。
在江南正氣管理局,幹部職工的交往是有潛規則的。那就是處級幹部與處級幹部打交道,科級幹部與科級幹部打交道。
如果你是一位想要進步的科以下幹部,你就要厚著臉皮不要尊嚴,做好“熱臉貼冷板凳”的思想準備,主動去與那些處級幹部特別是局黨組成員交往。
就如趙一局長的前任楊文局長,他在位時龔仲從不找他,路上遇到也隻是禮節性打個招呼。那時的楊文局長對於龔仲的這種招呼,有時是“哼”一下,有時是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的點一下頭,有時則隻當沒有聽見理都不理睬。
而有些想上個台階的人,則鑽山打洞,絞盡腦汁,讓楊文局長感覺他們象親人一樣。如那時的董昕是一位科長,就與楊文局長親切得不得了。路上遇見要停下來說半天話,甚至還可以相互拍拍肩膀以示親熱。董昕就是那時被楊文局長賞識,被楊文局長親自提拔為副處長的。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楊文局長退休了,以前那些對他恭恭敬敬,讓他感覺到象親人的人陸續離開他了,就是曾經被他賞識並提拔上位的那些處長也在他麵前變臉了,讓他飽嚐了“人走茶涼”的味道。
如現在董昕主任看到楊文局長時,就象龔仲以前遇到楊文局長一樣,最多就是禮節性的招呼一下,再也不會停下身影與他說話,更不會與楊文局長拍拍肩膀以示親熱了。
而現在龔仲在路遇上楊文局長時,他們則可以相互拍拍肩膀,能夠停下來說些話了。
楊文局長對待龔仲的態度,就如他在位時對待董昕他們的態度一樣,感覺到龔仲確實是個不錯的同誌,懂得尊重他人,他不禁感覺有些遺憾當時沒有發現。
隻是楊文局長沒有意識到的是,如果現在他的身邊還是象以前在位時那樣前呼後擁,他又怎麼會與龔仲這樣的人說話拍肩膀。
日久見人心,路遙識馬力,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人隻有在走了以後,茶才會慢慢變涼;一個人隻有失去了什麼東西,眼睛才會慢慢變明亮。
所以我們的領導們,一定要心明眼亮,一定要明白一個人“不求你時對你好才是真正的好”的道理。那些成天圍著你身邊轉的人,並不一定內心對你真正的好;那些在你麵前不卑不亢但又不失尊重的人,也並不一定不是你的朋友。
方圓老處長也如其他很多領導一樣,當然也飽嚐了這種“人走茶涼”的味道,見識了“冰火二重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