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點五十分,龔仲將兒子的飯搞定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正氣園。隻見董昕與馬誌兵他們都在,顯然他們中午都沒有休息。龔仲禮貌性的與他們打了個招呼後,就在那裏默默地等候。
這次龔仲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反正自己來了,什麼時候搞,就聽董昕馬誌兵他們的安排了。就是下午不能搞完,或者晚上再搞,或者明天再來,龔仲也無所謂了。
董昕與馬誌兵二人看到龔仲到了後,有些異樣的微笑了一下,就沒有再說什麼。但龔仲從董昕、馬誌兵他們的臉部表情中,敏感地捕捉到了一絲絲異樣。龔仲當然明白,這是因為董昕給趙一局長打了小報告,現在麵對龔仲時的一種自然表現。
俗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這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做了虧心事,在麵對那些當事人時,不管他的心腸有多黑,良心有多壞,他都會自然或不自然地流露出一些異樣來。
龔仲當然明白這些複雜的人性,也就知道現在董昕、馬誌兵他們臉部表情的異樣,並不是他們因為打了小報告,顛倒了是非黑白,冤枉了龔仲而感到愧疚。但龔仲沒有在意這些,畢竟這隻是正常工作中一個小小的插曲。
這是龔仲第一次真正接觸董昕、馬誌兵他們。隻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隻怕他們誰都沒有想到的是,一年後,董昕調到機關後勤保障中心負責,成了龔仲的直接領導。
下午五點多,龔仲最後看了一眼整改後的供暖管道,將房門鎖好就往超市趕去。購好了兒子喜歡吃的菜後,就坐公交車趕回到租居屋裏。兒子還沒有回家,他知道兒子要六點多才能放學回家。
龔仲立即將骨頭洗幹淨,開始用高壓鍋燉起湯來。這個湯本來中午就要做好,讓兒吃到的,隻是因為暖氣管理整改而耽誤了。想到這裏,龔仲心裏不禁有些心疼起來。
往事如風,曾經的生活如流水一樣,在龔仲的心田裏慢慢淌過。兒子高考前的生活,清晰地顯現在龔仲的眼前,就好象發生在昨天一樣。隻是沒想到現在兒子已大四了,很快又要為他工作的事操心了。
龔仲內心如是感歎了一番,思緒又回到那次暖氣整改事件上去。當時龔仲天真地以為,自己因暖氣整改與董昕、馬誌兵發生的不快,隻是正常工作中發生的正常矛盾,應該隨著整改工作的結束而結束了。
當年,因為龔仲的工作與人品,沒有任何懸念地被評為機關後勤保障中心年度先進人選上報局裏。隻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最後局裏公布的先進表彰人員名單中,怎麼也找不到龔仲的名字。
就在大家奇怪之際,機關後勤保障中心負責人路遙副主任,私下告訴龔仲道:“局黨組開會討論時,趙一局長因為上次暖氣管理整改問題,說你沒有大局意識,不同意你被評為年度先進。”
龔仲有些傷感地說道:“上次我根本沒有錯,主要是董昕、馬誌兵他們有意為難,還來個惡人先告狀造成的。唉,算了,不就是一個先進嘛,我也不怎麼在意。隻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問心無愧就行了。”
龔仲雖然嘴上是這樣說,但心裏還是有些不舒服。在機關裏工作,沒有哪個不圖上進,不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的,隻是努力的方式有所區別。現在因為董昕、馬誌兵他們的惡人先告狀,而趙一局長不調查核實,一句話就否定了他一年的工作。
路遙副主任也不好多說什麼,隻是安慰一下就走了。龔仲知道路遙副主任,沒有去趙一局長那裏把真實情況解釋清楚。但他沒有任何埋怨路遙副主任的意思,隻是如果路遙副主任去趙一局長那裏為自己解釋了,龔仲心裏肯定是會非常感激他的。
機關裏就是這樣,一切以利益為先,一切以利益為準則。隻是在利益麵前,人們的態度不一樣,處事的方式有所區別,爭取利益的手段有所不同。根據這些不同,龔仲內心將機關裏的人區分為三類。
第一類,那些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甚至昧著良心主動傷害他人,如樹大明、方建軍、方麗紅、董昕、馬誌兵等。他們雖說混得順風順水,有滋有潤,但他們永遠不可能得到大家內心的肯定,甚至可能還要遭到老天的報應,如樹大明等就陷入了“黑山事件”案件中。
第二類,在不影響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憑著自己的良心做事,憑著自己的能力做事,但卻時時刻刻明哲保身,永遠不立於危牆之下,如路遙、馬建設、史權、趙焱、楊國忠等,他們這些人在職工群眾中口碑較好,也能混得順風順水,有滋有潤,名利雙收。
第三類,隻有那些不計個人得失,不顧自己利益,主動出麵,盡最大的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才是真正品性優良的好人。但這樣的人,往往不會得到別人的理解與支持,也沒有一個好的結果。因為在機關裏,整個利益鏈是相互製約的。維護了這塊利益,勢必損害另外一塊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