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洪繼宗副局長話鋒一轉,語氣慢慢嚴厲起來:“同誌們,民主生活會每年一次,但每年的內容都不一樣。我們今年的主題是為幹部職工辦一二件實事,這個議題是根據局黨組書記趙一局長指示,由機關後勤保障中心支部擬定,報機關黨委批準後進行的。”
“剛剛中心二位主任,著力從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進行了自我剖析。準備充分,態度誠懇,針對性強。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局黨組對中心的工作是滿意的,對中心的班子是滿意的。”毫無疑問,洪繼宗副局長對以董昕主任為首的中心班子的評價非常高。
聽到洪繼宗副局長這樣評價,龔仲心裏感歎不已。別人不知道,但他卻知道,這種評價是建立在董昕主任不惜一切代價,為局領導提供“全方位服務”、“精細化服務”的基礎之上的。
為了這二個服務,機關後勤保障中心,包括正氣物業公司,每年要多支出多少萬元經費;董昕主任、馬誌兵副總經理他們,每年要從中撈取多少好處。
龔仲正在感歎之時,耳朵裏又傳來了洪繼宗副局長的聲音:“同誌們,我們作為一個黨員,應該有基本的覺悟,要多站在局裏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隻站在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就很容易帶來消極的東西,如剛剛個別同誌提出的績效獎金問題。”
龔仲收回思緒,認真地聽起洪繼宗副局長的講話來:“同誌們,同是事業單位,局領導為什麼要獎勵其他二個事業單位?為什麼不獎勵我們機關後勤保障中心?我這裏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局黨組這樣做,是為了激勵他們創收。”
“大家都知道,我們機關後勤保障中心是用錢單位,沒有任何創收行為。而其他二個事業單位是創收單位,都較好地完成了局黨組下達的創收任務。同誌們,你們捫心自問,局黨組不鼓勵他們創收的,難道還鼓勵你們花錢的?”洪繼宗副局長盯著大家反問道。
在座的幹部當然不會回答洪繼宗副局長的這個問題,洪繼宗副局長也沒有指望哪個會回答這個問題。他以沉重的心情繼續說道:“同誌們,你們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我要提醒大家,這種情緒不能在此發酵,一定要立即製止,不能任意漫延下去。”
洪繼宗副局長在上麵認真地說,大家在下麵認真地聽。隻是洪繼宗副局長說得頭頭是道,但大家內心卻並不認可。其他事業單位是創收單位,應該鼓勵;機關後勤保障中心是用錢單位,不應該獎勵。
大家在內心質問洪繼宗副局長道:“洪大局長,你想過沒有,我們大家都是江南局的職工。在哪個部門工作,創收不創收,這是江南局統一安排的。我們大家都是為了江南局工作,隻是崗位不一樣。”
在座地幹部職工,繼續在心裏氣憤地質問洪繼宗副局長道:“江南局的工作都要人來做,每個崗位都要人來做。如果都象你洪大局長說的那樣,那後勤工作哪個願意做?如果都象你洪大局長說的那樣,那不是鼓勵大家搞小集團利益,搞本位主義嗎?”
洪繼宗副局長並沒有意識到大家內心都在質問他,喝了一口茶又說道:“同誌們,我們在座的都是黨員幹部,要有奉獻精神。有些困難,該說則說,不該說就不要說。大家要理解,這是政策,是局裏的政策,有差別也是正常的。支持他們創收,也是為了大家更好的福利!”
洪繼宗副局長這樣說,在座的幹部職工心裏更加不同意了:“作為局領導,應該考慮綜合平衡。不能因為所在的部門不一樣,收入上就出現這樣大的差別。我們是機關,不是企業。局裏這樣的激勵政策,又怎麼能讓人心服?怎麼能提高大家的工作積極性?”
此時此刻,洪繼宗副局長完全忘記了他開始申明的,是以一個普通黨員的身份參會,語氣慢慢嚴厲起來:“可是,我們有個別的同誌,卻往往忘記自己是一個黨員幹部,眼裏處處盯著自己,心裏隻有個人沒有單位。”
此話一出,在座的幹部職工立即敏感地知道,洪繼宗副局長這話是有的放矢,是對龔仲開始的發言有所不滿。
果然不出所料,洪繼宗副局長掃了龔仲一眼,更加直白地說道:“單位是這樣,個人更應該是這樣。剛剛個別同誌提到個人待遇問題時,你就應該好好地想一想,你給局裏做了什麼貢獻?你有什麼理由要求局裏提高你的待遇?”
會場一片寂靜,氣氛凝重到了極點。洪繼宗副局長的聲音,再次清晰地傳入大家的耳朵裏:“同樣的部門,同樣的職務,同樣的工齡,但收入卻不等。我認為這很正常,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
如果說洪繼宗副局長開始所說,大家隻是猜測暗指龔仲。那麼現在聽到這裏,大家不用想也知道這是明白地針對龔仲了。
洪繼宗副局長進一步說道:“就如我與趙局長,他是正局長,我是副局長。趙一局長年齡比我大,職務比我高,工齡比我長,但我的收入卻比趙局長的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