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酒店回來心裏麵感覺有點異樣。人不得不相信命,爺爺留給我這本筆記,就注定我要和古玩道上打交道。就這樣糊裏糊塗的去尋找八星壇。
也不知道胖子怎麼想的,竟然也要參與進來,他對於這些可是什麼都不懂。況且這條道是很掙錢,但危險性很大。“胖子,你怎麼想的,非要參與這裏麵來。”我轉頭看向胖子。“還不是被錢鬧的,我現在一個無家可歸的人,況且想想,想我這人總喜歡冒險,我可不想一輩子過這種無聊的生活。”胖子看著我說道。
我也沒說什麼,其實我的心裏也有不安定的,人一輩子,何必要那麼享受,如果沒什麼可以奮鬥的的,那這一輩子不就是白活了。一路無話,回道家中已經11點了。胖子不用說肯定在我家中。我自己因為有工作,所以就沒和父母一起住。
“對了,你這小子,沒看出來啊,啥時對那些盜墓的懂這麼多?”胖子剛坐下說道。“爺爺給我留的日記裏,有這些內容,看來我爺爺年輕時真的和他們是同道的。”我也做了下來隨口說道。
“哦,是這樣啊,能不能給我講講這盜墓的行規,別到時胖爺我出笑話。”胖子說道,我看無聊也就給他講講。
盜墓一般在道上分為:摸金門、搬山門、卸嶺門、發丘門。又被稱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將軍。有稱“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
摸金校尉
摸金的雛形始於戰國時期,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注重技術環節。曹操設立摸金校尉一職,專門掘丘,所以摸金門弟子又被稱為摸金校尉。時至宋元之時,發丘、搬山、卸嶺三門都少有弟子出現,因此往往被認為門派傳承就此斷絕,隻剩下摸金一門。
在摸金門傳承中,隻有獲得正統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稱為摸金校尉。號稱掘丘一行的民間正統,與發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於以風水星象計算出古墓寶藏的方位。行事講究留有後路,做事不做絕。
摸金校尉們幹活,最擅長的是找墓,他們往往將搜集來的各種資料,結合對當地風水的觀察,總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體地點。凡是掘開大墓,在墓室地宮裏都要點上一支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棺摸金。動手之時,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輕手輕腳地從頭頂摸至腳底,最後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寶物。在此之間,如果東南角的蠟燭熄滅了,就必須把拿到手的財物原樣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個頭,按原路退回去。
進墓前需戴口罩,入內千萬別把口罩取下來,第一裏麵的空氣質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氣息不能留在墓裏,不吉利;第三,不能對著古屍呼氣,怕詐屍。
搬山道人
“搬山”采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他們大都扮成道士活動,正由於他們這種裝束,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為他們發掘古塚的“搬山分甲術”,是一種類似茅山道術的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