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是減輕員工壓力的良方,可以真正讓員工“高高興興上班,歡歡喜喜回家”,既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又創造了和諧的工作環境、工作氛圍。
一、壓力管理
由於組織變革加劇,客戶要求提高。工作節奏加快,員工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過度的工作壓力可能使員工本人和企業都將蒙受巨大的損失。據有關研究調查表明,每年因員工心理壓力給美國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050億美元,超過500家大公司稅後利潤的5倍。因此,對壓力進行管理,就企業和員工而言,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壓力的定義
何謂壓力?為何形成壓力?要揭開減輕壓力的人性化管理之道,必須先弄清楚這兩個問題。首先來看什麼是壓力。
(1)從古典的角度來看,是指有機體(生物)為了維持本身正常的狀態,在具有傷害能力的媒介中所進行的“接二連三”的掙紮。
(2)壓力是一種刺激,是一種足以引起緊張、心理感受的威脅。
(3)壓力是一種曆程,是個人與環境之間溝通、調適的互動過程。
(4)壓力表現為缺乏人際支持、想法不切實際、身體緊張、情緒壓抑、忽略自己的需要和感官刺激過度。
(5)壓力的大小,與壓力源的大小成正比,與個人身心承受壓力的強弱程度成反比。
綜上所述,壓力既是一種刺激或消極的感受,也是一種人與環境的互動曆程。壓力的大小,既取決於壓力源的大小,又取決於個人身心承受壓力的強弱程度。
(二)壓力來源與形成過程
壓力是如何形成的?就個體而言,壓力源分為:人際、工作、休閑、心靈、身體、金錢六大部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壓力的形成分為四個步驟:
(1)刺激出現。壓力源一旦出現失衡,就會導致刺激出現,表現為外在環境與內在心理曆程的關聯。
(2)感受刺激。刺激一旦出現,個體就會感受到刺激的威脅。
(3)認知刺激。個體體會和認知到刺激與其價值觀、需求、動機等之間的相互矛盾。
(4)行為反應。個體因體會和認知刺激後,在心理、生理和行動上出現了一係列的征兆。
(三)壓力表現
壓力是如何表現的?是指個體在感受和認知壓力源的刺激後,在心理、生理和行動上出現了一係列的壓力征兆。
(1)心理上。個體在麵對壓力時,其心理上或情緒上表現出來的差異是顯著的,這與個人對情境的認知評價密切相關。與壓力戰鬥所引起的心理征兆:消極、厭倦、不滿、生氣;逃避壓力所形成之心理征兆:冷淡、認命、健忘、幻想、心不在焉、能力喪失。
(2)生理上。個體會進一步去麵對並克服所麵臨的障礙,或幹脆逃避並忽略有障礙的相關知覺。
短期生理征兆:頭痛、頭暈、眼睛疲勞、胃痛、氣喘、便秘、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血糖增加與血液凝結。
長期生理征兆:心髒病、高血壓、膽固醇增加、心室肥大、皮膚起疹、淋巴腺炎、甲狀腺異常、禿頭、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狹心症以及心肌梗塞。
(3)行為上。是指人們身處在一個工作困境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考與感受。
壓力過大時會發生:體重發生變化、抽煙量增加、咖啡飲用、酒精飲用以及使用迷幻藥、缺勤、曠工、離職、恐慌型的行為以及做出錯誤的判斷。
二、企業壓力管理
企業的壓力管理主要從兩個角度來闡述,一是企業角度,二是員工角度。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如何正確對待員工的壓力,是考查企業落實“人本管理”理念的一個主要指標。隻有開展有效的壓力管理,才能在企業裏真正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製。
從員工的角度來看,身心的健康是員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如何處理好個人所麵臨的壓力,對員工身心健康、精神振作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在當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員工更有必要做好自身的壓力管理。
總的來說,有效的壓力管理,既有助於員工的身心健康,也有助於建立員工和企業間的良好關係。可以說,壓力管理作為企業發展研究的一個新課題非常有必要,而且意義十分深遠。
(一)優化員工壓力管理
從企業的層麵如何進行員工的壓力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加以優化:
(1)製定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人才在成長過程中,經常要麵臨成長瓶頸的困惑和壓力,這就需要企業製定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通過“職業發展階梯”和“職業生涯通道”,在尊重人才意願的基礎上,幫助人才開發各種知識與技能,解決人才成長過程中麵臨的職業發展壓力。
(2)開展職業谘詢與壓力輔導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企業的發展,員工的身心健康將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職業谘詢與心理壓力輔導也將隨之產生,這將幫助員工正確處理工作壓力,提高其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3)建立公平的內部競爭機製
許多壓力,尤其是工作方麵的心理壓力,是來源於企業內部的不公平競爭機製。這種不公平的內部競爭機製,既不利於員工的身心健康,也不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隻有建立公平的內部競爭機製,包括薪酬激勵分配機製、晉升篩選機製等,才能有助於減輕企業員工的心理壓力。
(4)構建人性化管理機製
作為企業,是集多方利益於一身的載體,不僅要滿足投資者的利益,也要滿足員工個人的利益。而員工的身心健康是員工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隻有構建人性化的管理機製,才能真正實現其作為載體存在的意義。
(二)員工壓力的管理方法
從員工的角度來看,眾所周知,健康是革命的本錢,是發展的基礎。而如何處理好個人所麵臨的壓力,對個體的身心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員工尤其有必要做好自身的壓力管理。
(1)預見和評估壓力
許多我們體驗過的壓力來源,事先是可以預期的。因此,員工在工作過程中,要做好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熟悉企業文化或內在潛規則,對可能出現的壓力做好評估和預測,增強工作積極性,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壓力源,從而減輕外界可能出現的壓力。
(2)接受和釋放壓力
有許多人總是抓住過去的失敗、挫折或與他人的不合,不願正確麵對和接受壓力,這使他們陷在過去而回不到現在。如果你願意改變對某種情況的感覺和態度,你會發現接受它比較容易。
在接受壓力過程中,我們需要學會大聲說“沒什麼”,永遠記住“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表現“難得糊塗”,保持“寬宏大量”,做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等等。
在釋放壓力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請求協助、適當抱怨、休息一下、處理憤怒等有效的方法。
(3)管理壓力
管理壓力包括管理時間(即利用80/20法則,做重要的事情)、管理生活方式。
管理生活方式包括心理暗示(給自己鼓勁)、視覺化的心理圖像(回憶過去美好的記憶)、適度運動、呼吸法(深呼吸)、營養均衡(飲食結構、飲食習慣合理)、充足的睡眠。
總而言之,有效的壓力管理,既有助於員工的身心健康,也有助於建立員工和企業間的良好關係。有效的壓力管理,作為一個新課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值得我們探討的,而且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案例故事:南瓜與壓力的故事
美國麻省Amherst學院曾經對南瓜進行了一項很有意思的實驗。他們把一個剛開始成長的小南瓜,用很多鐵圈一圈圈地整個箍住,目的是觀察南瓜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因為南瓜要逐漸長大,瓜與鐵圈之間會有一個作用力。最初,研究人員估計,這個力最多為500磅,當超過這個力以後,南瓜就會因無法承受而損壞。可南瓜在幾個月的實驗時間裏,不僅承受住了500磅的壓力,而且隨著力量逐漸增加到1000、1500甚至2000磅,首先承受不了的居然是鐵圈。為了避免南瓜把鐵圈撐開,研究人員不得不增加了鐵圈的數量。最終,整個南瓜承受了超過5000磅的壓力後才產生瓜皮破裂。
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很多谘詢師、培訓顧問等一大批人都在講述這個故事,都在宣揚一種觀點:下屬可以承受上司無法想象的壓力,下屬沒有發揮他全部的潛力是因為上司對他施加的壓力還不夠大的緣故。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乃是為內心所形成的各樣感受而活。因此,人不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動物,他們所做的每件事都必然有其原因。每個人的行為背後,必然有一個主要的推動力量,這個力量影響了我們生活中的每個層麵。各位可知道,這個影響你目前與將來的力量是什麼嗎?那就是“痛苦與快樂”。我們可以說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是為了逃避痛苦便是為了尋求快樂。所以,你一定聽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很多潛能激發類的課程裏,訓練師都是通過把受培訓人員的目標與快樂的事情聯係在一起,而把受培訓人員想要去除的惡習與痛苦聯係在一起的。而這一思想也同樣適用於管理工作,因為上司本身就是一個教練,他希望下屬能夠按照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去完成他的既定目標,因此他在管理過程中為下屬建立了一種“邏輯”。
人是生活在各種各樣的邏輯之中的,有數學邏輯、物理邏輯、經濟邏輯、心理邏輯和管理邏輯等。人被各種各樣的邏輯決定、推動和驅使。人是邏輯的人格化,人被邏輯控製,人是邏輯的載體,是邏輯的因子。舉個例子,是什麼讓你覺得不快樂?可能是你的某個願望沒有實現,對不對?你的這種不快樂就是由於你的情緒邏輯讓你產生了不快樂的感受,對不對?而這種原因與結果的聯係過程,就是“程序”。生活中,隻要你被某種邏輯所影響、控製,那麼相應的程序就會產生作用。舉個例子來講,當你的手被火傷到的時候,你會怎麼做?你會把手收回來,然後大叫一聲。這就是程序的作用。
再把邏輯和程序同本文的主題——壓力聯係在一起。當壓力作用在人身上的時候,人會受邏輯的支配而引起某種行為,從而帶動相應的程序發生作用。舉個例子來講,當你看到一個人,你的邏輯會首先判斷你是否喜歡這個人,當你的邏輯得出結果以後,你就會采取相應的程序措施來對待這個人。喜歡他的話,你可能是一副笑臉;不喜歡他的話,你可能就是冷若冰霜了。
當管理者把過多的壓力施加於下屬身上時,就是為下屬建立了一種邏輯,那就是壓力同工作的關聯。下屬的邏輯將會是:工作=壓力=痛苦。更進一步,工作=痛苦。在前麵,我已經提到過: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是為了逃避痛苦便是為了尋求快樂。在這種邏輯的作用下,下屬的程序會是什麼樣?我想是逃避痛苦。在這種指導原則下,下屬會怎麼做?他可能會刪減工作環節,降低工作要求,甚至是逃離工作——辭職。而這些都不是我們對下屬施加壓力的初衷。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南瓜實驗的後續發現,經過實驗後的南瓜根本就無法食用。南瓜試圖撐開鐵圈的包圍,為了對抗壓力,南瓜產生了自我保護,在它的中間充滿了堅韌、牢固的纖維。同時,為了吸收充分的養分,以供應能量對抗壓力,南瓜的根部大麵積擴展,所有的根向著不同的方向全方位伸展,最後這個南瓜的根部延展總長甚至超過8萬英尺。由於實驗用南瓜強大的根係,它搶食了整個花園的土壤、水分等資源,成為該花園內的生物殺手。
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就像南瓜一樣,當外來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他就會盡可能地搶奪資源來對抗壓力。在實際管理工作中也一樣。舉個例子,如果你生產一種產品隻需要50個單位的原料A。在上司給你的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你會留下多少個單位的量?我想一定不是50,很可能是70甚至是100.在同樣的情況下,如果這時另外的一個產品也需要原料A,有人來同你商借,你會把原料A給他嗎?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不會。那麼,這比標準量多出的部分就是對抗所產生的內耗。不僅僅是資源,這種內耗還可能是時間、精力、團隊合作力等。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這個南瓜實驗的結果:整個南瓜承受了超過5000磅的壓力後產生瓜皮破裂。任何管理工作,最終目標隻是績效利益的最大化。讓瓜皮破裂並不是管理工作想要的結果,因此,請注意你的施壓指數,不要讓你的下屬也“瓜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