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蔻八年:一個女人一片天
市場部企劃
作者:舒秀輝
作為一位女性,能夠穩健經營一個品牌,使其年回款額過億元,現年43歲的謝淑春,蹉跎八年,可謂不易
2013年8月26日晚,上海金蔻化妝品有限公司在台灣典華飯店舉行了“輝煌八載,同心共創8周年答謝晚宴”。金蔻品牌董事長謝淑春,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代理商、零售商代表共計500多人出席了本次會議,所有參會嘉賓以最終2000多萬的訂貨額為金蔻8周年的慶典獻上了大禮。
化妝品行業雖說做的多是女人生意,但縱觀國內日化品牌,特別是許多知名的一二線品牌,掌舵人卻往往是男性。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商戰波詭雲譎,競爭相當殘酷。在這樣的環境中,麵對各方挑戰,即便是一個男人,也不一定能保證全身而退。而作為一位女性,能夠穩健經營一個品牌,使其年回款額過億元,現年43歲的謝淑春,蹉跎八年,可謂不易。她是怎麼做到的?讓我們懷著敬意,看看這個偉大女性如何開辟自己的一片天。
抓品牌,重研發,成為“技術宅”
2005年,有一定化工的專業背景及工作經驗的謝淑春,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她想創立一個化妝品品牌。經過反複思量,最終將視線放在中高端麵膜上。據謝淑春透露,切入麵膜品類,其實源於當時的麵膜產品極少,而大眾化的品牌又占據市場主流。所以,基於前期的市場分析,以及推出的中高價位單品熱賣,謝淑春決定切入這一細分市場,精準定位自身客戶群,實現品牌動銷。
從宏觀環境上看,當時的化妝品品牌,無論是外資品牌還是國產品牌,在市場上都開始注重“品牌”二字。而謝淑春的想法十分單純,即是借助產品生產、研發的經驗與優勢,努力做出一款好產品。
“當時我覺得,金蔻唯一的出路就是‘抓品質、重營銷’,重點不在於單純的品牌傳播,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係統戰略,也是當時市場倒逼的一種抗壓之舉。”
我們知道,一個品牌往往都帶有創始人的深刻烙印,如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及丸美集團CEO孫懷慶。但有趣的是,不管是宗慶後還是孫懷慶,如今都在有意弱化他們對於品牌的直接影響力。與他們不同的是,從一開始,謝淑春就未將自己置於鎂光燈下,她更像卡姿蘭的唐錫龍,將職業經理人推向台前,自身則投入更關乎品牌本質的工作。
在產品品質上,金蔻分別與美國亞什蘭、韓國摩爾化學、法國茜萊博、德國德之馨、荷蘭帝斯曼等國際知名原料供應公司建立合作關係,保證產品品質過硬。而與上述幾家公司合作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
據了解,金蔻已經與美國亞什蘭公司在上海聯合成立金蔻實驗研發基地,目的是獨家擁有化妝品行業高科技研發專利權;而攜手韓國摩爾化學,則是為了確保原材料的品質;與法國茜萊博合作,是看重作為功能性產品專家的角色,能夠為金蔻提供更專業的功效性方麵的支持;聯合德國德之馨,是想在活性原料、功能性原料及生物活性肽方麵確定在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牽手荷蘭帝斯曼,是利用其專供金蔻的肽和酵母提取液,切入未來可能成為熱點的抗皺領域。
為了使消費者使用金蔻產品更加放心,其與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推出了“美麗聯保百萬賠付計劃”,承諾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金蔻產品,若出現產品問題或對服務有異議,均可向中國平安保險投訴理賠,得到確認後,由平安保險直接賠付用戶的一切損失。
另外,據謝淑春透露,金蔻目前已經著手籌建工廠,計劃兩年內完成建設,打造“金蔻全球戰略研發與生產中心”。“這是完全考慮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後所做出的努力,我不在乎規模和產品數量,隻希望在麵膜這個品類裏做到極致。”這是具有產品家情結的謝淑春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