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琴的“選擇”
市場部企劃
作者:袁堯
時至今日。李曉琴已經在本土化妝品日化界摸爬滾打了15年之久。
和這個行業裏的很多人一樣,在接觸化妝品之前,李曉琴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了8年。而這8年來,企業機械化的工作流程令她感到極其的枯燥。“我覺得應該跳出這個缺少快樂感的圈子。”李曉琴對《化妝品觀察》回憶當初離開事業單位時的想法,並表明,化妝品行業,就是一個能夠讓她收獲到充足的快樂感的圈子。與此同時。她還告訴記者,能在充斥著激烈商業競爭的化妝品圈“存活”至今。自己也收獲了巨大的成就感。
然而,創業之初的李曉琴,顯然沒有現在的這份愜意。
1998年,在甘肅白銀市離開了原來工作單位的李曉琴,把自主創業的一腔熱血瞄準了化妝品領域。她順利地在流通市場的一個煙酒批發部的檔口租下一個櫃台,做起了化妝品零售的生意。然而,由於不熟悉市場批發零售行情,不了解市場相關產品,在創業初期,李曉琴“吃鱉”了。
“當時因為對市場比較陌生,自己第一次在市場上的進貨價,幾乎都是零售價。”李曉琴如是說。
這無疑是一門虧本的生意。然而,李曉琴卻堅持了下來。她自己摸索著在櫃台前給每一個消費者細心講解,推薦美容化妝的相關產品。除此之外,她還利用業餘的時間大量學習和積累化妝品的相關知識。貼心的服務態度和日益加強的專業指導,使得李曉琴的生意有了轉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消費群體,樹立了一定的良好口碑。
為了自己的生意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一年以後,李曉琴憑借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當地的百貨商場裏租賃到了11節化妝品櫃台。生意的盤麵上由此有了新的拓展,這使她不得不開始逐步完善自己的後台數據管理。而為了摸清後台數據管理的方方麵麵,以利於工作的順利進行,李曉琴又花上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學習。
2000年,逐漸積攢了些資本和經驗的李曉琴,開始把自己創業的計劃放諸更大的平台進行實踐,她決定創建屬於自己的化妝品門店。一番努力之後。第一家占地麵積為100平方米的“林泰商場”誕生了。但是,由於首次經營這麼大的門店,李曉琴相當謹慎,她並沒有把店鋪打造成化妝品專營店的模式,除銷售一些化妝品之外,她還適量地引入一些煙酒副食,而靠近店鋪門口的櫃台,她則租賃給別人做珠寶生意。在她看來,那時的化妝品遠不像今天這般普及,如何能讓門店的銷售多樣化,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源。才是自己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正如李曉琴所言,她是一個喜歡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謀求變化的人。所以,接下的幾年內,她不斷地做出改變:2001年,李曉琴憑借手頭的品牌資源,和雅芳達成合作關係,白銀市第一家雅芳品牌專賣店應運而生;2002年,李曉琴又有了自己的購物超市,麵積為400平方米,店內依舊是以化妝品為主導、煙酒副食零散陳列的貨品架構;2003年,自己原先經營的商場麵臨土地拆遷問題,李曉琴迅速做出調整,她在開始新一輪選址的同時,將店鋪麵積縮小至80平方米,清空煙酒副食等其他商品,傾力打造內部化妝品品類的構建。除此之外,店鋪還更名為“林泰日化”;2006年左右,她又接連打通了百貨和超市渠道。據了解,李曉琴百貨內的島櫃麵積總計140平方米,而超市內則是“中島+背櫃”的陳列模式,占地麵積80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迄今為止,李曉琴在百貨商場內的銷售業績占據了整個商場銷售額的40%。李曉琴選擇合作的超市,是位於白銀市最大商圈中的華潤萬家:高消費,客流大的商圈特性,使得她將自然堂、丸美、美膚寶等國內一線品牌相繼引入超市,以迎合高端消費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