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五章 重點是務虛(1 / 2)

“小丁,這次讓你來縣委,個人感情有,但主要還是從工作考慮。”邵書記說。“恩,邵書記,我明白。”丁超點頭。在這種隱秘的私人談話空間,邵書記沒有必要考慮其他,說的都是實話,的確,由於丁超個人的突出表現和文字處理才能,邵書記從縣政府走前就內定了這件事。丁超有長遠打算,邵書記當然同樣也有個人的長期目標。工作,幹是一個方麵,吹,是另一個方麵,兩條腿走路,缺一不可。如果缺了,那就必然跛腿,當然對日後的升遷不利。丁超在N縣之於邵書記,恰恰就是一條最值得信賴和托付的親信。反過來,邵書記對於丁超而言便是升遷的根本保證。此次縣委辦縣政府辦兩下小規模相互調整,主要目的當然還是從有利於邵書記開展工作考慮。他離不開他,丁超上樓了,繼張飛明主任之後,是第二位跟隨邵書記去縣委的幹部。“周一上班,我安排一下,”邵書記說,“小張現在是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你這回來了又給他做副手,好好幹。”“恩,”丁超想聽到邵書記的下一句話說啥,點頭道:“我明白,邵書記。”“對於你,我跟小張他們幾個都說了,你上樓之後,任縣委辦副主任,然後再兼任一下政策研究室主任。”“恩好,”丁超心裏忽悠一喜,嘴上卻開心道:“謝謝邵書記哈!”“嗬嗬,你怎麼跟我還客氣啊?”邵書記滿意地看了看丁超,好一會兒,又說:“到縣委這邊來,工作還是那些工作,職務也是那個職務隻是多了個政策研究室主任的銜。不過,頭腦和思路都要轉換,你聰明能幹,不用我多說,很快就會上路的。”“嗬嗬,我多跟張主任學學,盡快適應工作吧!”丁超笑道,謹慎表示。縣委辦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這兩個職務丁超早就知道,隻是對於後者不太明白究竟是幹什麼的?如今聽邵書記一說,他上樓後一下子就有了兩個職務,嘿嘿,心裏很爽啊!他今天來,當然不是來跟邵書記要官的,隻是回報之前邵書記對他的恩惠和器重。但是當他從邵書記口中親耳聽到這兩條重要信息時,還是聽出了“頭腦和思路都要轉換一下”背後的潛台詞應該是什麼。哈哈,是滴,丁超是何等聰明伶俐呀,原先他在縣政府辦,主要是跟隨領導這裏那裏,全縣的大小事情都要管,包括出國考察、招商引資和下廠下鄉鎮搞調查研究。說到底,那是務實,是縣政府主要領導和下麵各委辦局室每天必做的本職工作,也是縣政府的根本職責。這個他是早已混得輕車熟路了。但是,今後到了縣委,雖然一個大樓兩塊牌子,隻是從二樓上了三樓,但是,今後重點就是務虛了。神馬叫縣委--大而廣之包括市委、省委……?就是不必幹實事,隻做太上皇,掌握大政方針兼具指導政府工作便一切OK了。也就是務虛。如果說以前丁超當政府辦副主任時還偶爾替縣長考慮一下全縣經濟、資源和農民、下崗工人生活並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一些難題的話,那麼,上樓後到了縣委,則完全不必了。所謂縣委政策研究室,也就是這麼個產物。聽著新鮮,實則有名無實!本來國家的大政方針、指導思想、法律法規……一切都早已製定,一切按規章製度辦就完了,一個縣還有神馬政策需要“研究”?哈哈,這就是“特色”了。從上到下,中國官場龐大,官員成幾何圖形建製不斷惡性膨脹,具體到N縣一切部門機構都是對應的,中央有、省就有、市裏更得有,根須紮到下麵N縣的各個角落縣裏鄉鎮自然也得有,比如鄉鎮人大、政協、計劃生育、神馬神馬……不一而足。“嗬嗬,”丁超一邊和邵書記說話,說縣裏的一些人一些事,一邊心想,看來,自己今天來對了。一方麵,探聽虛實,知道了自己到縣委後的工作安排,另一方麵,也為自己頭一次送禮(此前不僅邵書記,丁超從來也沒有給任何人送過禮,嗬嗬,居然一路順風當到了縣委辦副主任,堪稱一絕,也是奇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摸清了底數。官場,尤其是一些主要領導,哪裏有那麼多真話?但是他相信邵書記跟他說的這些話,自己要是真的長此以往隻憑借文字鬼才就希望受到邵書記的永遠厚愛,現在看真是有點兒天真了,哈。恩,這也是他剛才看到有人來給邵書記直接送錢,而他和愛人當著他的麵並不避諱議論此人之後心裏忽然受到的啟示。不過,他心裏也相信剛才邵書記說的那些都是一個主要領導平時很難跟下屬推心置腹掏心窩子說的話。因為他是丁超!而對方是邵書記!這實在是一個中國官場為數不多的奇怪組合,他們之間的關係完全是建立在文字與個人的信任上。至少,在丁超從信訪辦進入政府辦之後一直到升任如今的縣委辦副主任,是這樣。“說實話,”丁超想了下,說:“邵書記,我能有今天,心裏真的很感謝你……”“不用謝我,”邵書記起身出去跟愛人小聲說了幾句,丁超隱約聽見好象是讓她準備午餐之類的事情,然後回來坐下道:“嗬嗬,你的文字才華出眾,頭腦清醒,聰明能幹,這一點我非常認可,為咱們縣,也為我出了很多力。所以,我早就對你說過,好好幹工作,送禮的事不要多想,我不缺少你這點東西--”見丁超有點兒臉紅,他說:“當然了,你今天給我送的幹蛤蟆油我收下,不然的話你怎麼出門?哈!下不為例。還是那句話,你到縣委辦之後,思路轉換一下,把文字處理好了,就行了,分房的事情,其他事情,不用你考慮。到時肯定都有你的。”“謝謝邵書記!”丁超雞凍了……有人送錢,就能辦成事,或當官或發財。但是有的人即使是想送錢,也找不到門,上門了人家也不會收。比如說剛才丁超來時的那個重要客人耿經理。人家那是直接送的錢,而且據丁超心裏估計,那麼大一個牛皮紙信封,少說裏麵也能塞1~2萬元!當時社會上萬元戶就已經是全民崇拜追求的牛逼戶了,那個耿經理一下子就能給邵書記送來這麼多RMB,真TNND牛叉哈……可是,邵書記偏偏還不收。這或許就是官場上的另一個隱秘無人可知的秘訣吧?一切,隻能以權力官員的內心感知判斷收與不收。“可是,那耿經理究竟會找邵書記辦神馬事情,會一下子送這麼多錢呢?”丁超一時半會想不明白,就不想,期間,邵書記邊跟他談話邊接了幾個電話。“啊,我在家……說吧!”“對,那個事,讓他找豐縣長吧,對,對對!”“好,那就這樣,什麼時候過來,我讓縣委辦公室主任去接您,恩,好的好的,沒關係!哈,沒問題!”邵書記的家永遠是熱鬧的,上班,辦公室熱鬧,下班,家裏熱鬧。電話總是有,當然,還有那時候已經換了兩三次換得越來越小的手機也偶爾會響起,知道邵書記家電和手機號碼之人,都不是普通老百姓。邵書記在那邊接電話,丁超就在後麵偷偷觀察他,聽他說話的語氣,分析對方的身份,看他背後的身影……哈哈,很有趣滴!在中國古代官場上,劍拔弩張、鋒芒畢露者總是容易引起政敵的猜疑和不安,使人感到畏懼和威脅,從而難免樹敵招怨;與此相反,那些庸庸碌碌、胸無大誌的人,則可以使政敵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安全感,容易被輕視和忽略,反而能夠出人意料地成功。於是,不示人以大誌,便成為一種重要的韜晦手法。丁超在跟隨邵書記的這兩年時間裏,雖然他隻是在工作上用傑出的文字一心一意輔佐邵書記,但在這些接觸中他也慢慢領會了上述官場其中的一些謀略。比如邵書記對於馬書記,比如他對於薑金華,都是的,隻是大小不同而已。在時機尚未成熟之際,權術家的野心和權欲常常隱藏在恬泊淡然或者沉湎酒色背後,他們暫時收斂鋒芒,表麵上與世無爭,極力掩飾自己的XX誌向和權力欲望。野心和權欲固然需要掩飾,即使沒有野心和權欲,在某些情況下也需故作胸無大誌的姿態,以避免遭到猜忌,從而保全自己。丁超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自從進入基層官場之後,隨著自身利益和權力的不斷強化,加上一個聰明伶俐的頭腦,很快就窺視到了中國官場尤其是縣委縣政府這一層級的隱秘。現在,他就處於上述兩種情況之間,既不是野心家,更不是陰謀家,但是野心和權欲還是有的,這也是他這個周上拜訪邵書記的目的之一。這時,門鈴響了--這忽然響起的奇怪聲音,居然還把丁超暗暗嚇了一跳!嗬嗬,我考!神馬動靜?直到邵書記的愛人在外間跟一個人說話,丁超才明白,呃,應該是門鈴吧?由此,丁超雖然跟邵書記關係很鐵,極受其器重,但他平時很少來邵書記家拜訪便可見一斑。因為,他可能知道邵書記家有門鈴,或許根本就不知道,所以他上樓之後喘息未定是伸手敲門,而不是抬舉輕輕按門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