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五章 人情世故27(1 / 2)

這些情況,都是後期隱隱約約調查核實的,隻是當時並沒有受到任何處理,而是按照治安案件賠點錢不了了之了……此案,目前已經引起省公安廳有組織犯罪偵查局的密切關注,定性為“黑社會性質犯罪集團”開始暗中直接插手了……柳大會和丁超通過前期專案組秘密調查得到的大量證據表明,金老八涉嫌組織、參與、領導黑社會犯罪活動,至少應對上述兩起傷害案和數起故意殺人案件負責。金國強,綽號“李大聖”金老八黑社會組織的第二號人物。公開身份是滾石娛樂總公司大中華快餐店經理、建築公司經理。此人頭腦機敏,行動詭秘,多次組織、參與金老八黑社會集團與N縣其他黑社會團夥的火並及重大傷害案件,係近年來崛起的該團夥專事故意傷害、妨礙公務和尋釁滋事等非法活動的重要幹將。杜貴,又名杜保金,綽號“杜老八”,人稱“軍師”金老八黑社會犯罪組織另一重要成員。青陽人。公開身份是滾石娛樂總公司副總經理,兼東北亞大酒店美人鬆夜X會總管。此人生性殘忍,陰險狡詐,是專門從事故意殺人、傷害和組織賣X嫖娼及敲詐勒索等犯罪活動的幹將,為金老八黑社會組織內部較活躍的重要人物之一。薑永利,綽號“大宏”金老八黑社會組織重要成員之一。公開身份是滾石娛樂總公司東北亞大酒店美人鬆夜X會保安部經理……王長江,綽號“王老二”金老八黑社會組織重要成員……張鍾山,又名“張得勝”金老八黑社會組織重要成員……王棟,又名陳鑫龍金老八黑社會組織重要成員……每出現一個名字,屏幕上都顯示出兩張頭部(正麵、側麵)和全身照片。每換一張照片,與會的邵書記、豐縣長、張萬世書記、柳大會、張主任、丁超等領導心裏都增添一層陰影和無形壓力。這是一個建國以來N縣第一個罕見的黑社會犯罪集團!嗬嗬,居然連作惡多端目前仍然在逃的蘇大頭、工商局經濟執法大隊長蘇軍和邵書記的兒子馬向陽等人這些已經被抓被告關押、等宣判的家夥都沒有這些人厲害、隱藏得更深、玩得更好……由於前期工作是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開會之前除邵書記、豐縣長和柳大會、丁超外,許多人不知道此次會議的內容。目光銳利的邵書記,由於這次在省委會議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火大了,在與身邊的豐縣長低聲交談後,開口道:“這份名單,相信讓各位都看到了某種嚴重的事實。”“它的背景並不是以往我們N縣皇家娛樂圈上司空見慣社會流氓,也不是為小事而打鬥的地痞無賴。”“它是我縣一個真正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集團,首要人物金老八不是別人,他就是前進分局的一個民警,還是重案大隊的一個中隊長!”“TMD!以前公安局長劉海、分管刑偵、治安的劉副局長和趙需軍他們是幹什麼吃的了??啊??”邵書記罵娘了,順口溜達出來的,嗬嗬,不是故意滴,邵書記雖然喜歡罵人,但不過是一些口頭語而已,在座的各位還從來沒有聽他當眾尤其是在這麼重要的會議上罵娘,TMD都出來了,嗬嗬,氣憤與憤怒可見一斑……他的目光有意無意落在下麵一個人臉上,此人就是張萬世書記,張書記臉色嚴峻,並沒有避開邵書記的盯視,內心卻翻江倒海。因為種種原因,他之前當副縣長和副書記時一直在分管政法部門和公檢法機關……他能說自己之前沒責任麼??或許,開始邵書記一張口便承擔責任,目的就是正在於此吧?神馬叫官場?神馬叫矛盾?又神馬叫鬥智鬥勇?這就是吧……“郡縣治,則天下治。”這一自中國建立郡縣製度以來治國的金科玉律,深刻揭示了“縣令”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性。縣級領導幹部是我國行政管理體製中的一個重要群體,他們在中國領導幹部係列中如此特殊:因為他們除了外交、軍事、國防這些內容沒有,他們擁有的權力幾乎跟中央沒有區別。他們大多數是好的和比較好的,他們承受著比較大的工作壓力和權、錢、色的誘惑。而丁超心裏清楚,邵書記看張書記的眼神以及大家看他的眼神,似乎心裏都心照不宣而已了--有一些縣級領導幹部經受不住權、錢、色的誘惑,走向腐敗和墮落。原縣委書記馬來德就是最好一例!雖然他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最後宣判,但是這次丁超跟邵書記他們上省開會,也得到了一些有關馬書記的消息,紀委和法院方麵說很快就將宣判了……而且,現在就在這個小會議廳參加會議的張萬世書記不也是同樣麼??嗬嗬,丁超一對眼珠子軲轆軲轆亂轉,雖然不說話,眼睛卻把一切盡收眼底了,縣委書記和縣長(當然也包括副書記副縣長之類了)這一群體因權力尋租出現問題的確實比較多,N縣的一些人就是身邊活生生的樣板,在一些省市,縣委書記已經成為腐敗的重災區。……寫到這裏,突然來了興致,嗬嗬,不妨展開一下--中國政府體製。多年變化很大,幾乎一朝一變,但是作為地方政府體製,卻維持了相當的穩定性,基本上是郡縣製,即三級製,隻在個別地方實行兩級或者四級製。新中國依然延續了這種三級製。根據中國的憲法,中國目前的地方政府體製明確規定為省、縣、鄉三級體製,但現實生活中實行的是“市管縣”的四級體製。縣處級是中國行政管理體製中的一個重要層次。誰來竭製處長的權力?近年來,後世的中國發生了很多處長腐敗案,一件比一件驚人,驚嚇個天人哈--如中國證監督會副處長王小石案、中國銀行N分行副處長徐維聯案、甘肅省電業局財務處長顧慧娟案等等。處級官員腐敗成為一道“風景”,這些在行政序列中級別較低的官員手中掌握的權力不可小視,一旦案發,動輒百萬甚至千萬。為什麼省委書記會上失態摔了稿子大罵??為什麼一個個處級小官僚會有這麼多的權力、無法無天??縣官處長的權力之所以變大,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手中的權力發生了變異。有審批權的地方就可能有腐敗。而改革開放初期建立的皇家娛樂圈正是他們一批又一批貪官汙吏的試驗田。處級作為部委最基本的工作單位,處長名義上沒有實際的權力,簽字決策權在司局長、甚至副部長、部長手裏。但縣級官員作為一方地方官僚的官員,做出或管理的大事小情常常最有分量。不說別的,原縣委書記馬來德時代,每有大事小情,前來拜訪送錢的縣各委辦局鄉鎮頭頭腦腦……直至地方企業的小領導極多,排場之大,令人震驚。哈哈,這也就難怪N縣有個著名的屢戰屢勝的皇家娛樂圈了,人們都說縣領導(處長)是可以當家的,當司局長的家,上邊的人往往受製於下邊。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打一個報告說執行困難,就有可能輕易改變決策。這個過程中權力如果產生變異就可怕了。“很多人都說處長在統治中國。”按照中國的行政體製,本來應該是決策和執行一體的,但現在卻人為地被分離了,幾乎所有的執行功能都下放給了處級。至於執行得怎麼樣,隻能聽下級彙報。上級應該承擔的決策、監督和執行一體的功能就這樣分離,導致監督的弱化。現在的行政體係中,上級對下級的監督往往是事後監督,少有事中監督。一個縣委書記、縣長的上級可能不知道,但下級肯定知道。這就形成了有權者不知情,知情者沒權監督的尷尬局麵。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各界對加強“一把手”的監督形成了共識,這是因為“一把手”的特殊地位決定的。而處長作為較低層次的政府官員,社會往往忽視對他們的監督。體製改革之後,許多權力下放,一些基層幹部實際上掌握了分配社會性資源的大權,科處級幹部分布廣泛,這些人實權在手,具體操作,在地方以至基層,他們的權力雖然不同於中央部門,但權力也是實在的,大大滴哈。實際上,整個政治和管理體係的運轉,均以科處級幹部為基礎。這個環節一旦發生問題,腐敗現象極易產生也極易蔓延。這就是貪汙受賄分子中科處級幹部占有一個不小的百分比的根本原因之一。從前世開始一直到當今縣級政權體製,D政交叉,工作千頭萬緒。工作中不可能不產生矛盾。工作中出現矛盾如何化解,而不至於成為一二把手之間的隔閡,學問很深。要深知,和則兩利,鬥則兩敗。邵書記講話之後,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柳大會開始介紹具體情況:“此人與不久前發生在江灣夜X會的‘1.13’於開明被槍殺案、‘7.1’槍擊李明新等12人案件及我們久偵未破的許多重大案件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