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就是曆經滄桑後的恬淡和釋然,徐曉彤幫著一位老人剝桔子:“我這裏隻有糖衣和糖心,沒有炮彈啊!來看爺爺奶奶,怎麼可能帶著炮彈?”
“沒有炮彈?”一位穿著紅軍軍裝的老奶奶笑道,“那個小家夥不是炮彈?”
啊!徐曉彤一下子羞紅了臉,這些老人一點也不糊塗:“奶奶!瞧您說的什麼呀,他來是想要編纂一部《合馳年鑒》,要記載被時間湮滅的那段曆史,要讓後世子孫牢記那段曆史,您說他能算炮彈嗎?”
合馳年鑒?老人們收起了嬉笑,一位老爺爺輕歎一聲:“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處於什麼樣的目的,最少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對這片紅色土地最大的尊重。”
老奶奶依舊笑眯眯:“我還以為甜甜要我們出麵幫著說媒呢,感情不是說媒,小夥子不錯!如果《合馳年鑒》寫出來,我們這些人一起出麵替你保媒,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還是被人家看出來了!沒錯,徐曉彤大力支持王哲修撰《合馳年鑒》,就是要讓哲少用才華征服媽媽和爸爸,這篇年鑒更是爺爺和外公那一代人的期待。
有了這篇文章在,王哲有七成把握進入徐家大門!老人們沒有繼續取笑兩個小家夥,一旦說起曆史,他們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情,讓王哲都肅然起敬。
“黔易會議之後的四渡池水戰役,充分顯示了太祖軍事思想的巨大威力,直接反映了黔易會議的偉大成果。我一方麵軍攻下黔易之後,各軍閥部隊以及薛嶽兵團共一百五十多個團的兵力,從四麵八方向黔易急進,妄圖圍殲我方麵軍於烏江以北的狹窄地區。”
聽老人們解說當年,讓王哲仿佛進入到那個血雨腥風的時代,在絕大多數人眼中,當時的我軍已經是窮途末路,在敵軍眼中也不過是倉皇四顧,像是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
另一位老人正色道:“但是現在有些人否定四渡池水,是因為他們以為四渡池水就是當年紅軍的四次渡過池水河,沒有想到太祖指的是第四次渡池水,這就使得對四渡池水的研究從一開始就產生了誤區。”
還有這樣的說法?王哲對當年做過一些功課,畢竟在福利院那些老人們,時不時的就對他展開革命曆史主義教育,但是那幾位當年不過是紅小鬼,遠不及這些老人的身份地位。
這些建國將軍們,在那個年代已經是高級軍官,所以對當年的曆史有更客觀也更清晰的解讀。哲少慶幸自己來這裏,慶幸在老人們健在的時候編撰《合馳年鑒》!
紅軍軍裝的老奶奶搖搖頭:“事實上前三次渡池水的過程,也並沒有值得太祖得意的地方。首渡池水由於情報的錯誤,導致了土城之戰的失利。為此太祖一再作檢討,事實上當時的三人小組中,太祖並不是做決策的那一個,當時的他充其量是參謀長罷了。”
“嘿嘿!太祖曾經說過,黨內無黨帝王思想!當時三人小組誕生,隻是並沒有形成以太祖為核心的領導層,可以說前三次渡池水,太祖僅僅是名義上的領導人,隻有第四次才真正展現了他偉大的軍事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