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小王同誌智商出眾,這位學霸記憶力超強,舉一反三的能力更是讓人歎為觀止:“即便是最小的三百噸級駁船,也極大提升貨運效率,極大降低貨運成本。畢竟以合馳市現有的公路,最多隻能供載重六十噸的貨車行駛,一艘駁船相當於五台貨車的運量!”
其實對於公路的運貨能力,小王同誌還是高估了這條公路,別人不知道卜成剛還是懂得一點的。畢竟幹了半輩子幹警,一路走來所見的公路,頂多可以行駛四十噸載重的貨車。
這裏的公路頂多算是縣級路,拿到經濟發達地區也就是鄉鎮公路,根本承受不了超大運量貨車的碾壓。就算是四十噸的貨車,跑的數量多了也夠嗆,估計頂多一年公路就要大修!
不過這一點的不專業,並不影響王哲的發揮:“最主要的是不需要花大力氣,花費巨資開山搭橋大修公路,不需要在合馳有限土地上征地。而我們所要做的僅僅是開挖這不到二十公裏的河道,把一米深的航道再深挖一米足矣,就可以打造一個永久的傳送帶!”
永久的傳送帶!高霓娜忽然想起來,這好像是當年鄧華同誌說過的話,當時的鄧縣長在萬盛縣就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給萬盛縣打造了一個龐大的駁船船隊,真正把小寧河打造成了永久的傳送帶。
沒想到兩個素昧平生的男人,兩個接受教育不一樣的幹部,兩個有著不同成長經曆的幹部居然有一樣的想法,這就是傳說中的英雄所見略同麼?
和鄧華同誌不一樣的是,當年的鄧縣長有頭腦暢想,更有能力實現自己的理念。而眼前的小男人,卻隻有豐富的想象力,卻著實沒有機會實現自己回報家鄉的政治抱負,著實可惜了呀!
咦?女人忽然眼前一亮!沒錯王哲沒有實現理想的能力,問題是自己有這樣的能力呀,現在的高霓娜早已經不是三年前的她,現在女人擁有的資源並不少。
可以說小王同誌不具備的,霓娜書記全都具備甚至更強,一念及此高霓娜居然有點興奮。年輕人有想法有幹勁,身後有自己有一笑書記有左副部長,還有什麼理想不能實現的呢?
小王同誌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霓娜書記最重要的目標:“現在是最缺水的季節,屆時拖船行駛受阻的話,可以動用傳統的拉纖模式。在這個纖夫即將成為絕唱的時代,如果在這十幾公裏河道上出現全新的纖夫工拉纖,勢必吸引足夠的眼球,成為池水河上一道靚麗的風景!至不濟我們還可以陸上機動車充當纖夫麼!”
呃!唐一笑差點笑出聲,原本小薛書記給王哲提出一個超級難題,沒想到到了兒子口中如此輕易解決了。還解決的如此完美漂亮,自己的兒子果然聰明絕頂,就這智商遠超鄧華同誌呀!
那邊高霓娜卻不這麼想,高小姐現在懷疑小王同誌去過萬盛縣考察,那邊的駁船運輸就是鄧華同誌想出來的辦法。按照鄧某人的說法,要把那條家鄉的河,變成水上傳送帶,和王哲同誌的想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年輕人的聰明是毋庸置疑的,高霓娜已經決定,把小王同誌牢牢抓在手心裏。這幾年仕途生涯,讓高霓娜看穿太多東西,一個領導幹部可以不夠專業,但是一定要有識人之能,一定要有選賢任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