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風投?(1 / 2)

管委委員、農村工作局局長楊民亮看一眼福智靈:“還是要以社會效益為追求目標,我們的產業園不能成為藏汙納垢的所在,那些不靠譜的奇思妙想還是算了吧。”

“大家對創業者是不是有偏見?”王哲毫不客氣,“我所說的春招目標,不是所有的創業者,而是洪圖教授網絡經濟學係的學生。那是華夏互聯網行業一批先行者,他們即便是創業失敗,也是這個產業中的佼佼者,是互聯網企業趨之若鶩的頂尖人才,更是網絡經濟產業園急需的人才。”

就知道他不會讓自己失望的,但是小王同誌的奇思妙想還是讓賈思怡驚豔,連福智靈都聽呆了。沒錯洪圖教授網絡經濟學係的學生,是國內乃至全世界第一批接受專業培訓的互聯網經濟的畢業生,他們的導師恰恰是風雅網絡的創始人洪圖教授。

這樣一位先驅者和踐行者,培育出來的學生也會足夠優秀,據說很多人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創業。當今國內互聯網企業中,都把洪圖教授的學生當成追逐的目標,如果這批人來到產業園真的是撿到寶了。

小王主任繼續自己的演講:“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優厚的政策,比方說免稅政策比方說低廉的創業成本,比方說廉租房或者免費的住處。據我所知產業園手中掌握相當一批房源,完全可以充當廉租房,或者簡裝後充當互聯網企業的員工公寓。”

精彩啊!難怪賈思怡主任會對他如此看重呢,每一次來都會那麼開心的笑,原來小王主任這麼有才華。哪一位領導遇上這樣優秀的幹部,估計做夢都會笑醒的,董麗君居然有點仰慕小王同誌了。

盡管董處長比小王主任年上十一歲之多,但是正所謂達者為師,女人感覺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其實董小姐是看過王哲一點資料的,這位似乎隻是函授大學的本科生,很難想像這位如何自學,達到在場碩士生都達不到的高度的。

作為陽廬市網絡經濟產業園的領導機構這裏還是有人才的,不隻有頂級大學的畢業生,還有碩士生乃至博士生。隻是那些高材生並沒有做出和文憑相匹配的成就,瞧瞧函授畢業生王哲,剛一到產業園就弄出來這麼精彩的辦法,不得不說這才是真正的人才!

小王主任繪聲繪色道:“要知道互聯網創業是當今社會的風口!這些精英人才不乏專業的水準,也不乏創業的思維,最主要他們身後有眾多的天使投資和風投公司。也就是說這些創業者自帶資金,隻是缺少一個合適的平台,我們的產業園就是最好的平台,相信對那些創業者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越聽越覺得不靠譜呢,最少王長發副主任感覺不咋的:“這些都是王哲同誌自己的臆想!那些創業者在燕京城有更好的平台,那裏也有更好的資源,還有更多的風投公司,為什麼要巴巴的跑到產業園來創業?不是和他們找市場找投資的想法南轅北轍嗎?”

也是這麼回事,大家都希望小王同誌給一個合理的解釋,包括相信他的福智靈和賈思怡,也需要一個完美的解釋,需要闡釋他的理念,想知道他對產業園未來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