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銘想到是不是反重力住宅項目的科研攻關有重大突破。
徐利民邀請道:“要不要去參觀參觀?”
蕭銘將申請書扔給徐利民道:“老徐,你現在越來越會賣關子,這一次可一定要給我一個驚喜。”
盤古科技園區後方是巨大的開闊地,這片開闊地已經成為了各大實驗室的實驗場地,不久之前,空車就是從車裏試飛的。
老遠,蕭銘就看到了一處水滴形的建築懸浮在高約一百米的空中。
徐利民很快就給出了懸浮性建築的大概參數:“投影麵積600平方米,不到一畝,高度為18米,放心,雖然是用的新一代超弦電池,但建築全部是由輕質材料完成,不會落下來。”
“輕質材料?”如果是反重力技術帶動輕質材料,那麼安全性肯定不會有過多的擔心。
和盤古科技幾年前開業懸浮花園酒店相比,這個建築更具有科幻感,而且體積更大。
而且建築的外觀顏色非常舒服,不像幕牆玻璃那樣刺眼睛,而是和大自然融為一體。
此時,蕭銘發現有些不對的地方。
秋日的下午,陽光還算不錯。
再不錯的陽光,要是被這麼大一塊東西在空中遮擋著,下部也會有遮擋的陰影。
但是現場情況是沒有!
蕭銘和徐利民走到懸浮建築的下部,還是能夠感受到秋日陽光的溫暖。
而且從蕭銘的位置(懸浮建築的下方往上看)看到的不是懸浮建築,而是藍色的空和斜掛著的太陽。
這就非常神奇了,意思是懸浮的水滴形巨大建築從下方的視覺而言是隱身了!
“你采用了什麼方法?”蕭銘道:“物理光學手段?”
“物理和化學手段。”徐利民道:“既然我們的空住宅已經立項,那麼就一定要實現,懸浮住宅麵臨一些問題。一個是承重和穩定性的問題,一個是遮擋光線的問題,一個是就是建築內部能源和生態的問題。”
到這裏的時候,徐利民非常驕傲,道:“這些問題我們實驗室都已經一一解決了,所以我才向你申請開一個房地產公司。”
徐利民從外觀開始向蕭銘介紹,他道:“為什麼在遠處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建築的外觀,但是在靠近懸浮建築一定的距離後,範圍隻能夠隱約看到建築的輪廓,但是覺得陽光絲毫不會有問題呢?”
“因為我們采用了特殊的物理光方式,讓陽光通過水滴形建築的反射和折射之後,依舊能夠按照原路徑抵達地麵——相當於我們的水滴形建築在空中沒有阻攔陽光,同時我們采用了特殊的化學感光材料,讓陽光通過水滴形建築之後,能量幾乎沒有衰減,除了建築物住戶本身利用的陽光以外,其餘陽光將以70%以上的能力地點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