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身處整合時代
競爭與合作
在今天,一個人的力量不可能創造許多機會,如果整合了其他資源,我們的機會就會多得多。
未來是一個合作的時代,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在北京機場搭乘出租車,每輛車的起步價都是一樣的,這是各出租車公司互相合作的結果,它們在業內把價格統一,然後用各具特色的服務來吸引顧客。如果內部沒有把價格談好,彼此你降一點我讓一點,最後大家都會沒有飯吃。可是一合作,情況就不一樣了。
這就叫做既競爭又合作,未來就是這樣的競合時代。
資源整合增強競爭優勢
了解競合的重要性之後,我們再談談資源的整合。
我們每個人,身上穿的,從頭到腳,沒有一樣東西是自己生產的,都是彼此交換資源得來的。所以,我們需要使用別人生產的東西,同時別人也需要使用我們的服務。由此,全世界範圍內的資源交換才創造出今天的市場。
每一樣東西都有人需要,每一樣東西也都需要別人生產。但是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生產同樣一個東西,那世界上的人最後都會餓死——因為其他東西都沒有人生產了。你拿出這樣的東西,別人拿出與你不同的東西,大家彼此把最好的東西整合在一起,這就形成了一個最強的聯盟。
東南亞的幾個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它們共同組成了ASEAN——東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使得東盟國家在和中國做生意時,不必互繳關稅,市場相互開放。東南亞有6億人口,在某種程度上,消費水平並不低。所以我們以開放13億人口市場的代價,換來了6億人口的中高端消費市場。
目前即使在國內,也有很多聯盟的整合。南方有“九加三”:南方九省加上香港、澳門、深圳。因為國內第一個經濟特區的試點是從深圳開始的,後來長三角積極直追,大有超越之勢。所以珠三角地區認識到,如果廣州和香港還搞對立競爭,以後就會失去競爭優勢,所以提出“九加三”的概念,大家一起努力。時任香港特首曾蔭權先生曾帶領所有香港立法會成員訪問廣州,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交流、加強合作。
西方七大工業國舉行的高峰會議中,中國還不是正式成員,但現在已經被邀請去列席了,因為他們意識到中國已經成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今,我們已經和整個世界的經濟融合了,當我們越是願意與別人整合時,別人對我們所開的門就越大,而我們自己的門也會越開越大。
其實,現在已經很難分清錢是你的還是我的。中國已加入WTO,有很多保險公司到中國開設分公司。國內以前是“三保”時代——中國人壽、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而現在不一樣了,外國公司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擔心外國公司進來了,我們自己的保險公司會失去競爭優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國人壽作為國內第一大保險公司,到香港掛牌上市,融入國際資金,甚至還到美國上市,讓美國的資金進入中國人壽,同時還主動把自己的一些股份賣給最大的海外保險公司。中國人壽為什麼這麼做?因為海外的資本進入中國人壽,海外公司就不會再和中國人壽競爭了,因為現在它們自己也有投資了,它們會想辦法去幫助中國人壽成長。
未來是一個合作的時代,是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首先需要了解資源整合的概念,然後從善用彼此的資源和體悟“海洋的精神”兩個領域進行更多的資源整合與合作。
互利時代促共贏
現在是互利的時代,“共贏”和“多贏”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我們通過整合資源,就可以讓彼此的事業都做大做強,彼此的發展都越來越好,彼此的財富都越來越多。
三大連鎖企業聯合舉辦演講活動
台灣最大的美容美發集團曼都年營業額可達30億新台幣。一次,這家公司的老板想舉辦一個顧客回饋活動,請我去演講。
與此同時,另外一家有50多個健身房的健康產業公司,以及有100多家連鎖店的永慶房屋也打算舉辦類似的活動。
這三大企業都是擁有很多連鎖店的特許經營企業,假如各自舉辦活動,同樣都要支付講師的出場費和場地的租用費,而來賓也是企業原有的顧客。
因為這三家公司都是我的客戶,因此我建議這個活動由三家聯辦,請我來演講,場地租用費和講師出場費由三家分攤,每一家隻需付出原來的三分之一,來賓卻是原來的三倍,並且不隻限於企業的固有顧客。
這個案例清楚地說明資源整合可以帶來多麼大的不同:本來是一比一的關係,三家合作就得到九倍的收獲。依此類推,如果是四家合作、五家合作,就變成一比十六、一比二十五,十家就是一百倍的效益……
所以,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都要清楚:做小事靠自己,做大事靠大家!
第二節 整合資源就是善用資源
整合等於利用
整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