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順水人情(1 / 2)

閔柏衍看著閔柏涵氣急離去的背影,臉上露出些笑意來,“派人去河堤口,告知那些瑤城而來的災民,就說瑞王殿下已經決定即刻動身趕往瑤城。”

先前說話的那位祈大人先是一怔,而後那張略顯疲憊的臉上便現出了然的笑意,“臣下領命,這就親自前去動員那些百姓回家。”

祈大人略一拱手,便興衝衝地騎著馬奔向城外。

對於閔柏衍的這個決定,幾位官員略一想便相通了這其中的緣由。

瑤城本就是瑞王殿下的封地,先前他因禁足在府不能親往瑤城撫慰百姓,再加上封地裏的官員治災不利,這才讓不少的災民走投無路下投奔到瑜城。

眼下瑞王殿下已經到了瑜城,又有今日那些亂民裏有不少是瑤城的災民,那麼於公於私那些瑤城的百姓,瑜城已經不能再收留。

一是為了不讓這些受災逃難至此的百姓在閔柏涵與閔柏衍之間生了嫌隙,二來則是,發生了今日的暴亂,瑜城的百姓對瑤城來的災民們定會心存敵意。

那些想要在瑜城紮根的災民雖說受了無妄之災,但為了避免日後可能會發生的尋釁滋事,他們還是從哪來回哪去的好。

幾位大人相通這個中緣由後,心中不禁對瑾瑜王爺閔柏衍這位年歲不大的王爺高看了幾眼,原來這位殿下不僅手段雷厲,更是位心有城府之人。

且經此一事後,先前他們所受到冷待心中所生出的不滿也漸漸消散,不管如何,今日他們總算是在殿下麵前露了臉,又親自參與平叛民亂,顯見殿下並未打算給瑜城來個大換血。

幾人又不禁感到幾分慶幸,慶幸他們心中存了一道底線,沒有在賑災銀兩抵達後生出貪墨之心,否則當日菜場口斷頭的便也有他們其中之一。

那日觀斬時所帶來的震撼和驚懼,和那日之後的心有餘悸,到了此時才徹底消散。

他們甚至有些慶幸瑾瑜王殿下並非是一位善殺伐之人。

幾人相互看了看,這才齊齊躬身頷首,“臣下等願效忠殿下。”

閔柏衍略一頷首算是受了這一禮,且嘴上也並未遮遮掩掩地指出這些人口中所言不妥。

對於太子之位他存了必爭之心,那麼無論是朝中還是封地裏,他總要有能用之人才行,而首先他要收用的便是瑜城眾人。

他要把這封地徹徹底底變成他自己的。

這幾人臉上都帶著一股躍躍欲試的興奮,想來他們心中所想怕是與閔柏衍所想不謀而合,但那位府衙的臉色卻是變了又變。

看向閔柏衍時,他也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看到那位府衙有些焦急的模樣,閔柏衍心中冷哼一聲。不過是自作自受罷了!若非生了攀附權貴之心,好端端的又怎麼會被送出自家姑娘?

這件事大王兄如何處置他沒有權力去置喙,且他也想借此敲打敲打這個府衙,而他又沒打算給閔柏涵遮羞,又怎麼會攬下此事?

更何況早在去歲冬季前去賑災時,他便知曉大王兄整日花天酒地從未參與其中,更是從中貪墨了不少,而回到金陵後他卻因此而封王。

這一筆筆他都記得清楚,他雖不屑於落井下石,但找點不痛快,他還是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