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穹?你我頭頂上這片無垠的天意為蒼穹,於廣袤的天地之間,你我之於不過是微小如螻蟻……嗬嗬,小小一座山也敢名為穹頂山!”
不過是就事論事的段恒毅沒有料到,他的實話實說卻引來了軒帝有些惱怒的情緒,且從軒帝的這一番話中也能聽得出來,軒帝對於穹頂山的名字是極為不滿的。
隻是他又言說他們於天地來說,不過是微小如螻蟻……這究竟又是何意呢?
至少他沒從軒帝的語氣中聽到任何的敬畏之意……
反觀這一座形似穹頂的山,倒是讓軒帝心生不滿,這在他看來,實在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不過是一座形似的山罷了,就像城東那座石溪寺一般,因寺院牆外有一條滿是石塊的溪流,人們便以石溪寺來喚那座無名的寺院。
久而久之,這石溪寺便成了寺院的名字,穹頂山亦如是。
他從方誌上看到過有關穹頂山的記載,從前人們總是“桃兒山”、“豬腚山”、“饅頭山”……等等不下十餘個粗俗易懂且又好記的名字,但這些名字得起源都因其形似而得名。
最後定名為穹頂山,還是因為在前朝時,一位編纂方誌的官員來此查探後,給起了一個較之前文雅許多也頗為大氣的名字。
自那以後,穹頂山、穹頂山的便叫開了,畢竟這名字自口中說出以後,上到大小官員下到平民百姓總歸是有了一個統一的叫法。
否則各家有各家的習慣,口耳相傳下,同一片區域生活的百姓,對於這座山的叫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往往同一座山,從五個人口中大致能聽到三四個名字。
這種混亂下,一座山由官家定名也是極為重要的。
隻是那位前朝曾編纂方誌後來官拜丞相的孟令祺,如何也想不到在今日有人對此極為不滿。
而軒帝的不滿又源於何呢?
在他看來隻怕是軒帝以為這座山配不上這個“穹”字,而他之所以會做此想的原因,不過是因為他才是這天下間的帝王。
是高高在上,俯瞰眾生的。蒼穹也好,穹頂也罷,唯有他的身份才能配得上。
否則軒帝也不會說出“你我之於天地也不過微小如螻蟻”這種話來,想必這也是軒帝不斷尋丹問藥想要追求長生不老的重要原因。
唯有長身不老,他軒帝才能比肩天地……
嗬嗬,看不出來,這個老雜毛的野心倒是不小!已經幾近花甲之年,卻還妄想做著長生不老的美夢!
曾經他還想不明白,軒帝明明已經大權在握,又怎麼會想著重新肅清朝堂……現在看來,不過是他想要為自己新一輪掌權清除障礙罷了!
那些首當其衝的便是已經在朝中立足多年的權臣,他們已然成了軒帝的眼中釘,若一日不除去便會礙一日的眼……
這何其荒謬!
他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滿足他的一己私欲罷了,便把朝堂上搞得烏煙瘴氣!
“嗬嗬,不過是一個稱謂罷了,陛下您何須為此動怒。”
段恒毅嘴角翕動了兩下,露出一絲不甚明顯的冷笑來,但略微垂下的臉上已經帶上了些許的不耐煩和些許的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