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水墓局3(2 / 2)

爺爺一邊應付,一邊看那臉色古怪,似乎是落寞的老道士,覺得他有所隱瞞。

夜裏,爺爺到祖墳找那研究霸下獸的老道士,很客氣的問他:“道爺,白天你沒說實話吧?”

老道士麵露悲戚之色,回道:“軍爺,你看我老道有什麼值錢東西就拿走吧,別再折騰我了行不?我敢跟你們這些大人物有所隱瞞?”

幾天時間,老道士處處吃癟,時不時還被盧小嘉痛罵一頓,爺爺覺得他可憐,依然客客氣氣的說:“道爺,你忘了前夜找我的事了?我拿你當個朋友,敬你是個前輩,有些事願意幫你瞞著少帥,所以你就不該瞞我了,這棺材到底咋回事?費勁力氣刻一條鐵鏈子,一頭還在棺材裏,還葬著穿金甲的將軍,到底有啥用意?”

“將軍要屍變,封住他唄,白天就說了。”

爺爺笑道:“又開晚輩玩笑了不是?怕屍變怎麼不燒掉?屍變是變成力大無窮的僵屍,怎麼會太陽光一照就炸成黑水了?而且我看那鐵鏈子好像擺在將軍右手的位置,我家那鬼媳婦托夢,說的就是有將軍拿鐵鏈抽我家祖宗,是我沒當回事,才隨口跟少帥說了個鞭子,你見過拿鐵鏈鎖人,還讓人家自己揪住一頭的?”

老道士賭氣:“這麼能說,找你家祖宗問問去唄?”

爺爺站起來,向外走兩步:“不肯說是吧?我找人繼續來挖,鐵鏈這一頭挖出金甲將軍,我倒要看看那一頭又拴著什麼。”

點破這個,老道士著急了,趕忙躥起來將爺爺拉住,陪著笑臉:“軍爺軍爺,你不是想和我交朋友?走,咱倆聊一聊去。”

“哪有時間跟你閑扯,我著急挖那一頭呢。”

“別別別,老道跟你說還不成麼?這一頭拴著一個棺材,那一頭拴著五個。”

“滾你娘的,你愛說不說,老子挖出來看看。”

老道士將爺爺抱住,鄭重說道:“沒有騙你,真的是五個棺材,也可能是五個壇子,五個箱子,但都是裝屍體的,你別急,聽老道一說,你就全相信了。”

再將爺爺拉到霸下獸,指著龜甲的陰騭文解釋。

全稱是文昌帝君陰騭文,是一片勸人向善的道經,之所以說它是寫給鬼看的,因為陰騭文本來就是文昌帝君寫出來,用以教鬼向善,化解怨氣用的,是後來有高人領悟了陰騭文的意思,這才能在活人之間流傳,而有些人就用陰騭文與那些不會說人話的死鬼溝通。

刻在霸下獸龜甲上的就是一整片陰騭文,末尾幾句話,告誡名叫高天祿的將軍,皇恩浩蕩,莫負聖意,畫地為牢亦有脫困日,迷失本性無有超脫時。

爺爺問:“什麼意思?”

“就是讓他在這裏守住鐵鏈那一頭的東西,人死之後會沾上天地間的怨氣,生前是善人,死後就不一定善了,高將軍身負皇命在這裏鎮守,卻也等於被囚禁,五年十年他無所謂,五百年一千年,誰都會被逼瘋的,所以要用陰騭文時刻超度。”

“那鐵鏈另一頭是啥?”

“是五個能裝東西的玩意,裝著一個被五馬分屍的女人。”

這一個女人讓爺爺想起了祖宗們念念不忘的娘娘,追問幾句,老道士要說的正是這個女人,明朝時期,一個姓柳的奇女子。

棺材也不是元朝以前的,就是明朝中前期,隻是埋得隱秘,瞞著所有人動工,所以於家並不知曉。

老道士告訴爺爺,柳姓女子被稱為娘娘,應該是她嫁給漢王朱高煦的緣故。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燕王朱棣從北平起兵,一場靖難之役打出了天下,而朱棣有四個兒子,老三老四是廢物,長子朱高熾生性端重,喜好讀書,頗有治世之能,隻是書生氣偏重,而朱棣二字朱高煦生性勇武,能征善戰,在靖難之役打出赫赫戰功,一等一的武夫,朱棣立老大為太子,老二一直不服,等朱棣死後,老大繼位,老二謀劃造反,可造反的準備還沒做好,皇帝又駕崩了。

便是朱棣的孫子,朱高熾兒子,朱瞻基登基為帝。

上行下效,燕王造侄子的反,得了天下後,燕王兒子也造侄子的反。

朱高煦起兵,還是靖難的旗號,但這一次的靖難失敗了。

最是無情帝王家,親戚造反都是常事,不正常的卻是兩人造反,下場卻截然不同。

造朱瞻基反的有兩個王爺,他二叔和三叔,而朱瞻基平叛之後,用銅甕將二叔扣住,外麵燒柴來了個烤全人,可同樣造他反的三叔卻啥事沒有,依舊是太平王爺,最終老死在封地。

老道士說,都與那柳姓女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