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收破爛的(1 / 3)

工作三年做過汽車維修學徒,摩托車維修學徒,電器維修學徒後得出一個自認為非常正確的結論:當學徒就沒前途。“憤然下海”,憑著三年來積攢的幾萬塊錢,買了一輛舊三輪幹起了廢舊物品回收行當。

說好聽點就是廢舊物品回收利用,難聽點的就像現在正站在某棟樓二樓窗戶向下呼喊的老太太口中的喊的“哎!收破爛的,過來啦!哎。。。。。。。叫你呢收破爛的。年紀輕輕的耳朵紮那麼不好使!”

順眼望去,在離那位老太太所在的樓下小道不遠處,一位身材魁梧,應該說是有點胖,年紀據目測大概在三十左右,留了一臉的繞腮胡帶著棒球帽分的人。要不是回首時那極不協調還可以說是有點可愛的圓臉蛋,大概會給第一次見到他的人都留下一個凶神惡煞的印象。而此時八成新的車鬥上放著三三兩兩的空塑料瓶子和幾台舊家電,鏽爛的鐵條子、鋼筋。還有那塊寫著收廢鐵,舊家電的牌子都似乎介紹著他的身份-------收破爛的。

莫成真的很冤,無比的冤。年初過完年回到太湖,幾個幾年未見的老鄉也到了太湖市找到了莫成。飯桌上幾個老鄉喝的高了,就說起了那個上嶺村的老張前年幹起了收廢品,這頭一年媳婦也娶了,家裏三間五層樓的房子升起來了。去年他們村老張那一輩的兄弟跟著老張也是一年都是蓋起了三四層的房子,老張更是開起了小麵包。他們這次來太湖也是來考察一下市場,看看在太湖有沒有發展空間。

上嶺村的老張莫成也認識。全名張建設,比莫成大了5歲,小時候也是光著屁股經常在一起玩得。

高三畢業剛出來的時候在太湖也碰見過,在聊天中莫成知道他要去嘉市,具體幹什麼莫成也沒細問,也是好幾年沒見了,有點生疏的了。當時兩個人打了幾聲哈哈後,就彼此告辭了。沒想到這貨幹起了這行當,還發了小財。、

莫成的幾個老鄉都是比莫成大七、八歲,30好幾的人。出來幹了十幾年,現在是老婆沒娶到,房子沒蓋好,鈔票沒賺著。幾個哥們心裏很著急,家裏老爹老娘整天催促結婚找對象,村裏那幫整天閑著沒事幹的老太、老頭們對他們指指點點、說三道四。麵上客氣說他們幾個好運還沒到,背後直接說他們沒本事——這年紀老婆都娶不到。

三個人一合計就準備幹點小買賣,但是商量了天不是沒路子,就是沒有本錢。最後聽說上嶺村的老張發了財,幾個人又是那麼一合計請了張建設吃了一頓,酒桌上溜須拍馬、奉承迎合自然不在話下,最後很熱情,很恭敬的請教了老張張建設的發財之路。當時老張喝的多了,又被捧上了天,高興之下再加上鄉裏鄉親又是童年好友。稍稍指導了三人幾句,把收廢品的各個環節一絲不漏的,慷慨的都給說了出來。還讓三人過完年一起去嘉市到他那回收站裏實地考察一下。

得到老張的話,過完年三個人都是興衝衝的跟著老張去了嘉市。三人在老張廢品站呆了半個月,期間也是跟著老張看看學學弄弄。給老張打了半個月免費的小工後自認為對這行的已經摸透了七八分,再加上老張的老婆馬上就要從老家回到嘉市。三人覺得開始創立自己的事業。

找個能堆廢品的地,打出牌子等著那些整天在大街小巷裏吆喝著收破爛的把東西都賣給你,最後把廢品整理一下賣給回收公司。

三人為什麼會到太湖市呢?其實三人都是結果深思熟慮過後的結果,太湖市臨近嘉市(嘉市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廢舊物資回收處理中心,幾乎近80%的常見金屬都是經過嘉市進行貿易的)交通方便,並且老張也是推薦他們到太湖市,說這裏做這行的人還不是很多,競爭力小,市場發展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