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采購的渠道管理(2)(1 / 3)

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選擇部分指標對供應商進行考核。其中有的指標也可以變換一下角度,比如可以用數量的指標來考核交貨準時與否,相應的指標是按時交貨量;又比如可以用總缺貨率來替代總供貨滿足率。

2定性指標,包括工作質量、服務水平、配合表現三個方麵。

供應商考核的定性指標

工作質量服務水平配合表現

供貨的準確性服務的主動性配合的積極性

跟進的及時性反應的靈敏性改進的參與性

管理的嚴密性溝通的難易性要求的滿足性

定性指標不能通過公式來計算,隻能通過相關人員的感受來評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結果的客觀性。而且,有些指標的指向也比較空泛,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選擇和細化,要求是突出客觀性、強調易操作性。比如管理的嚴密性,就可以根據供應商的報價行為來考核,包括報價的及時性、完整性、客觀性、透明性等;再比如要求的滿足性,包括是否能按要求提供相關文件或樣品、是否能做到不與影響本公司切身利益的相關方合作、是否能對各種投訴進行妥善處理等。

二、明確規程以保證考核的公正性

在落實供應商考核指標的同時,要明確考核的規程,以便照章辦理。規程的內容,主要包括考核時間、考核部門、考核方法、考核兌現。

1考核時間。通常對供應商的考核都是按月進行,按年總結。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對供應商的供應績效進行動態的考查和全麵的評價。通過月考查,就能掌握供應商供貨行為的變化。有的供應商的表現可能相對平穩,有的供應商的表現可能起伏很大,但某一個月的指標隻是一個片段,也會帶有偶然性,不能全麵、真實地反映供應商的績效。通過年總結,就能基本上判斷出供應商的供應能力、服務水平以及配合態度,相應的結果也會更全麵、更真實一些。

2考核部門。不同指標需要有不同的部門來考核,企業可以根據各自的組織架構決定考核部門。在生產企業,參與考核的職能部門較多,比如質量考核可能涉及質檢、技術、生產等部門,供應考核可能涉及倉庫、生產、質檢、采購等部門,服務、合作方麵的考核會涉及采購、生產、財務、倉庫、技術等部門。在銷售企業,參與考核的部門會相對少一些,主要集中在采購、運營和財務部門。

3考核方法。確定考核方法,最主要的是解決依據問題。從打分的角度看,需要確定的是權重和分值。

權重體現重要程度,分值體現優劣狀態。針對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分值又有不同的計分方式,定量指標通常采用基準法,定性指標通常采用對應法。從分值的角度看,需要確定的是區間,不同的區間代表不同的級別。關於權重、分值和區間,我們可以通過下麵的實例來說明。

某企業對供應商的考核內容包括價格、質量、交期和協調四個部分,權重係數分別為04、03、02和01,也就是說在100分中,價格占40分,質量占30分,交期占20分,協調占10分。分值分為兩種情況,定量指標用的是基準法,以價格為例,基準分為20分,供應商的價格如果比標準價(由公司根據市場價格和估價決定)每高出1%就扣2分,扣光為止;反之每低出1%就加2分,直至40分。定性指標用的是對應法,以協調為例,按照配合程度的高低評分,最高為10分,最低為0分。各項內容的分值彙總後,得分在85~100之間可評為A級,70~84分為B級,70分以下為C級。

4考核兌現。企業要根據考核結果製定相應的兌現政策獎優罰劣。通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物質獎勵,比如為各品類最佳供應商(得分最高者)頒發獎金;一種是精神鼓勵,比如為所有優質供應商(A級)頒發獎狀;一種是待遇分級,針對不同等級的供應商給予不同的待遇。關於待遇分級,我們也可以通過一個實例來說明。

某公司的供應商考核兌現政策明確規定,對不同等級的供應商在關係發展方向、采購優先等級、訂購量、財務結算、檢驗製度、接觸頻度六個方麵給予不同的待遇。以關係發展方向為例,A級為加強合作,B級為討論整頓,C級為提出警告;以訂貨量為例,A級為增加訂量,B級為按需決定,C級為減少訂量;以財務結算為例,A級為準時結算,B級為5天期票,C級為15天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