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強已經成功登頂了三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但對登頂僅僅6700多米的神山梅裏,仍感到沒有十全的把握!
八千多米的高峰都爬過了,六千多米的卻難以征服。原因何在?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分析,有以下五點原因。
天氣反複無常,難以捉摸,是其一。由於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沿怒江峽穀和瀾滄江峽穀長驅直入,加之西藏南下氣流的綜合影響,梅裏雪山天氣瞬息萬變,好壞轉換常在十幾分鍾之間,令人猝不及防,其規律難以掌握。也可以說,沒有規律就是梅裏雪山的規律。
地處低緯度,積雪凝固性差,是其二。豐富的降水帶來深厚的積雪,而較高的氣溫又使積雪隨時可能解體、崩塌。氣象工作者對卡格博曾有過一日雪崩上百次的觀測記錄。
實際攀登高度超過珠峰,是其三。珠穆朗瑪峰雖然在海拔高度上超過卡格博峰2100多米,但是大本營建在海拔5200米處,犛牛馱東西可以上到海拔6400米,距頂峰的人力運輸隻有海拔高2400多米的垂直距離;而卡格博從海拔3500米的大本營到峰頂的實際攀登和人力運輸距離為3200米,難度當然更大。
地形和地質結構複雜,是其四。從卡格博峰頂至明永河入江口平均每間隔1公裏,地勢就上升近400米,從而形成一道道幾近垂直的坡麵。如此陡峭、險峻的高山縱穀地形舉世罕見。由於山體切割劇烈,破冰冰川及冰爆區、冰裂縫鱗次櫛比,因而危機四伏,險象環生。
孤身一人獨自登山,是其五。前三次登山,李強都是和一個團隊一起登山,其中不乏經驗極其豐富的十幾年老登山隊員和已經攀登此山數次的向導。而這一次,隻有李強一個人。沒有人會在李強犯錯的時候指出來。沒有人會知道接下來該怎麼爬。沒有人會幫忙攜帶大家可以共用的沉重的大型設備。當然,也沒有人知道,從上次中日聯合登山隊的失敗地點到頂峰,這段路究竟應該怎麼走。
梅裏雪山不愧為神山禁地,它屢屢挫敗人類企圖爬到它的頭頂蹦蹦跳跳的嚐試,包括卡格博、緬茨姆在內的諸多雪山,至今仍是萬眾矚目,無人染指的處女峰。 20世紀30年代,周遊過全球許多名山大川的美國學者洛克博士,有感於梅裏雪山的恢宏壯麗,讚美它是“世界上最美之山” 。抗日戰爭期間, 一架美國飛機誤闖神山禁地,試圖飛越卡格博峰頂,結果墜入冰川,機毀人亡。
如今,中國登山局自1996年之後已經命令禁止了攀登梅裏雪山。一是為了維持梅裏雪山神秘的形象吸引更多的遊客,二是為了顧及藏民們的感受。畢竟作為藏傳佛的聖山,藏民們對攀登梅裏是極為抵觸的。傳說中一旦有人類登上聖山,神明就會離他們而去不再護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