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信仰(2)(1 / 2)

羅嘉麗聽的表情悲涼,看到此時的周健林簡直就是腐朽不可琢的樣子,心中很不是滋味,但她還隻是注意她個人意見,語氣高昂的繼續說道:“能站在那個圈子中心的人都是這個行業中流砥柱的人,修為很高的人。認為那個圈子混亂、複雜的人,其實都在外圍,我們隻要在這個圈子最核心的地方,我們就有壓倒性的優勢。現在我們占據這樣優異的資源,有了這樣的機會又怎麼會輕易放棄呢?現在人的社會,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強者生存,你隻若徒有一顆綿羊的玻璃心,遲早要成為別人的獵物。現在我們已經有能力邁入那個圈子了,如果我們鶴立雞群,那以後隻有被孤立的份了。”

“雖然賺錢的機會在眼前,如果說放棄就是對上帝的不敬和侮辱,那麼,我情願經常性地侮辱這個上帝。我們作為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上,的確時時刻刻需要賺錢,但是,我們時刻要牢記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賺錢絕對不是首要目的,更不能成為唯一的目的。因此,我時常藐視拜金主義的金錢上帝,對這個上帝適當地表示不敬,是我的一種快樂。”

周健林一語未盡,羅嘉麗便已搶著打斷了他的話說:“我們又沒有做什麼見不得陽光的事,這有什麼不快樂,你應當為婉兒能有這樣的機會而喝彩。”

周健林誠懇地說道:“追求財富,很正常,但急於追求財富,就有可能走偏路、歪路、邪路。”

“這我有些不懂?”

羅嘉麗聽他說完感覺到心裏好笑,可嘴上卻認真地反問道,“這怎麼可能會走上偏路、歪路、邪路。”

“因為權力、榮譽、財富都是有重量的,獲得了太快了,自己就承載不起,會把自己壓垮。所以,人生在世,要慢慢來,等到自己能承載動時再獲取它。”周健林還是要堅持他原有原則,意味深長地說道,“所以要在我們人生最精彩最理想的內心狀態,以最純潔最光明的心態承載我們在這個階段的自己所有的理想和信仰。”

羅嘉麗沉默了一下,長長的歎息一聲,說道:“前些年我的人生陷入低穀的時候,我曾經求教於一位高僧,我問他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騙我、賤我,如何處之?”

“那位高僧如何對你說?”周健林似乎精神抖擻兩眼陡然放光地問了一句。

“那位高僧對我說,隻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且看你我,所以現在我才有了現在的成就。對喜歡喜歡爬山的人來說,如果不曾登高望遠,就可能永遠要用那些枷鎖折磨自己,要不然怎麼會站得高,看得遠呢?我們作為人活在這世上都是有理想的,都是想追求成功,渴望成功,在履新後想成就一番事業。”

周健林心中卻大是驚詫,他對羅嘉麗的話很是震動,他沒想到羅嘉麗不僅有主見,而且有思想充滿一定的哲理性。二人默然相視間,天邊隱隱電閃,轟隆隆一陣悶雷從屋頂掠過,細密的雨滴打在辦公室的百葉窗上唰唰做響,猶如萬蠶食桑,又如清風過竹。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體製,中國的社會,包括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展,時尚界的發展,恰恰給我們提供了可能性。一個人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方式立足於這個社會上,不像過去,必須得在央視某個晚會上亮相才能成為全國的明星,今天有多種化的選擇,這是社會的進步,你不能老是用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去考慮問題做事情。這樣做並沒有傷害任何人、也沒有侵占任何人的利益,不像有些人為了想出名,就做一些不得以而為之的事情,比如一些“潛規則”,還得在桌子下麵做一些交易等等。”又過了一會兒,羅嘉麗下定決心,毅然地說,“我們人生在世,如果都向你背負著各種各樣的“紙枷鎖”,禁固著自己,明明一掙眼就可以看光明的世界,但是一輩子都不敢掙開,這樣其不是錯失很多前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