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爵珠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方鴻達出生在海南三亞,小的時候家境不錯,父親經營著一家珠寶公司,母親是一家銀行的經理。方鴻達是老大,有二個妹妹,一個弟弟,權當“半個家長”。如今這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在事業上算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平時喜歡開賽艇、打高爾夫、開跑車,聲稱自己的人生哲學是“健康地享受生活”,“財富與生活應該相平衡”。
大約在1982年方鴻達中專畢業。因為比較調皮,總是打架惹事,讓父母很是操心,也擔心引來報複,決定讓他去外地拚搏自己的事業。臨行時,父母給了他一百萬,他第一站選擇了深圳。彼時,深圳特區剛剛成立二年,到處充滿機遇和可能性。二十歲出頭的方鴻達開始嚐試各種生意,開始倒賣新潮的電子產品,後來又做男裝生意。他每天騎著摩托車,從廣州進貨,再運到深圳蛇口去賣,那時深圳特區各個行業都在起步階段,什麼都奇缺,服裝生意越做越順,方鴻達把它擴大成服裝加工廠,由別人投資,自己負責經營管理。這個曾經隻知道打架惹事的年輕人終於在經商上發現了自己的天分。憑借自己先天性就有的“擅長跟別人打交道、溝通能力強、擅長挖掘機會”特長,方鴻達很快又進入石油進出口貿易的生意,賺到了自己人生中實實在在的第一桶金,從此以後往往一筆買賣下來,就能淨賺上百萬。
父親看到兒子這麼有經商的天賦幹脆就把金伯爵珠寶公司直接交給他打理,自己安享晚年。這時,東南亞一個擁有幾個億富商身價的女兒看上他,兩家聯親組建了一個珠寶集團公司,進一步奠定了他在珠寶界的地位。在他超強的能力下,金伯爵珠寶公司業務越做越大,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了分店,這時他又以敏銳的眼光把公司總部從三亞轉移到東海。
上世紀90年代初,他去香港旅遊,在香港的淺水灣,第一次登上私人遊艇。當時自認為已經“有點小錢”的方鴻達,還是被震撼了,那時候一個遊艇要上千萬,想都不敢想啊!即使身價已經不菲,方鴻達還是很難舍得花上千萬購買一條。他在歐洲、澳洲旅行時,看到那裏不光做遊艇休閑的娛樂,生活消遣,更當做賺錢的方式。那時候,他對市場的判斷還比較感性,隻是“覺得國外有,國內也能有”。
1995年,他把“遊輪會”的概念第一次引入東海。他把投資遊艇的想法和內部人討論,遭到了眾人幾乎一邊倒的反對。
“投入巨大,市場空白,前景渺茫。”金伯爵集團執行副總裁許文群堅決反對,“大家還是覺得,主營業務還是做好實體店比較客觀實際一些,這不能偏離經商的本份。”
而方鴻達卻辯解道:“這樣一項投資,就相當於給自己打了一個有轟動效應的廣告啊,購買頂級遊艇最重要目的就是“拉動行業關注度”。
對於遊輪文化的推動,方鴻達有自己的節奏,開始心想這次即從中沒有賺到更多的利潤,他得到的是更大的無形資產,進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人脈資源,他決定一意孤行,一口氣買了兩條37尺長的遊艇,先後在遊艇會所投資了四五千萬。客戶在這裏吃飯、喝酒、開會,“健康地享受生活”,“財富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