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經濟“下半年報”預判(1 / 2)

同期聲

作者:連平

預計在今年四季度,隨著物價漲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緊力度的減輕,經濟增速將啟穩回升,下半年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很小。

受消費刺激政策退出與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影響,我國GDP增速連續兩個季度放緩。同時,國內製造業PMI數據連續三個月放緩,其內部分項指標的表現顯示國內經濟增長減速的態勢可能將延續到三季度。但經濟增速放緩主要是政策主動調控的結果,投資和進口等數據表現仍然強勁,這也表明國內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然充足。

預計在今年四季度,隨著物價漲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緊力度的減輕,經濟增速將啟穩回升,下半年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很小。

CPI年底回落到4%左右

雖然上半年物價漲幅持續攀高,且6月份CPI 6.4%為2008年7月以來最高點,但總體而言,當前通脹預期過於強烈,預計本輪通脹周期高點即在6月份,下半年物價緩慢回落的可能性較大。

一是貨幣供應增速持續下行,市場流動性收緊,貨幣政策緊縮效果將逐步顯現;二是房地產、汽車市場銷量疲軟,經濟增速略有回調,消費需求推動通脹力量將減弱;三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調與PMI購進價格指數的大幅下滑使得企業生產成本壓力緩解;四是下半年糧食供應充足、豬肉價格回調將引導CPI有所回落;五是物價運行周期性規律也表明下半年通脹將回落。然而,年內通脹回落幅度將較為有限,物價上漲的長期壓力仍然存在。一是國際原油價格的回調尚未形成趨勢,未來高位振蕩的可能性較大,通脹的輸入性壓力猶存;二是由於土地和勞動力供應不足導致的食品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資源品價格改革帶來的成本上升等物價上漲的長期壓力仍然存在。

下半年物價回落的幅度可能有限,至年底CPI將可能仍達到4%左右, 但我們預計全年CPI基本可控製在5.2%左右,通脹失控的風險較小。初步判斷,2012~2013年通脹均值在2.5%~4.5%之間;如沒有國內外市場的突發因素影響,明年年中CPI可能回落至3%左右;雖然通脹均值可能較前幾年有所抬高,但通脹長期化風險並不明顯,未來兩年通脹總體可控。

貿易順差逐步擴大

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狀況趨於平衡,經常項目下進出口總量繼續保持平穩增長,進口、出口總額分別創下曆史新高。而貿易收支更趨平衡,順差規模有所收窄;資本與金融項目下外商直接投資保持每月在90-100億美元左右的平穩增長;儲備項目下外彙儲備高速增長,截至6月末,外彙儲備餘額已達3.2萬億美元,上半年外彙儲備增加3500億美元左右,為去年同期的5.35倍,考慮到上半年貿易順差較低,FDI流入平穩增長,短期資本流入的壓力明顯加大;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上半年升值幅度已超2.25%。人民幣兌歐元、日元的彈性增強。下半年受歐債危機持續、美國經濟放緩、日本地震、新興市場國家高通脹抑製經濟增長等因素影響,我國出口環境可能有所惡化。但考慮到全球經濟複蘇過程仍在延續,此次複蘇放慢不太可能出現大幅下滑,外需雖有所減弱,但出現明顯惡化的可能性不大。預計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在20%左右;2011年下半年國內GDP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將維持在9.5%左右的較高增速,因而國內的進口需求量不會出現大幅度下滑。同時下半年國際大宗商品仍將維持高位震蕩的態勢,出現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較小。

因此預計下半年進口增速可能在27%左右。綜合出口和進口同比增速計算,預計全年貿易順差可能會達到1200億美元左右;外商直接投資繼續穩定增長,預計下半年將保持在每月90-100億美元左右;從推動國外短期資本流入的利差、彙差與資產收益差三個方麵考慮,未來短期資本持續流入的壓力依然很大,預計到2011年末外彙儲備可能會達到3.5萬億美元左右;人民幣彙率彈性將有所增強,升值繼續延續小幅漸進的路線,預計2011年全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大概約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