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三人,先走水路,後走山路,然後在明教中人的接引下,穿過重重關卡,回答了無數次暗語,憑借自己東南護法的身份和父親的銀聖火令,他們找到了位於安徽徽州一處崇山峻嶺中的明教總壇。
這時,他們見到的是新任明教總掌法龍萬雲,龍萬雲告訴他們老總掌法田興成洪武二十五年就仙逝了,自己本是一絲綢商人,因遇盜被田興成所救,後來就拜他為師,後被指定為明教新任總掌法。
徐輝祖軍情緊急,開門見山地說:“龍掌法,小弟此次前來實有大事相托,皇上要收複南京,想請明教教眾出兵助戰!如果成功,一定重重封賞!”
“徐護法言重了,都是本教中人,相助是義之所在,朝廷的事我們也聽說了。這裏在下先問護法一個問題,你可知本教在洪武皇帝後為何不設教主,隻設總掌法呢?”龍萬雲道。
徐輝祖聽父親說過老皇帝朱元璋從軍後就加入明教,後升為東南分舵舵主,徐達是副舵主,後來朱元璋攻下南京後,就成為了明教教主,徐達就是直隸分舵的舵主了,那時朱元璋還有一個結拜兄弟就是田興成,田興成是明教的總掌法。至於朱元璋駕崩後,教主之位為何空缺,乃至明教此後一直未設教主,徐輝祖確實不知情。
“在下不知,請龍掌法明示?”徐輝祖很誠懇的求教。
“徐護法,你想必知道本教的上任教主就是洪武皇帝,洪武皇帝稱帝後,因為無暇處理教務,就委托田老掌法處理教中日常事務,本來洪武皇帝跟田老掌法交代過,以後的教主之位就和皇位一起傳承。”龍萬雲笑眯眯地和徐輝祖解釋。
“也就是說以後洪武皇帝的子孫誰做皇帝就是誰兼任明教教主之位,是吧?”徐輝祖明白了。
“確如徐護法所言!”龍萬雲實在笑眯眯的。像個大肚佛。
“那為何當今皇上為何對此一無所知呢?”徐輝祖不解。
“問題就在這裏,本來洪武皇帝和田掌法約好,一但聖躬不豫,就派人從密道帶教主的金聖火令來總壇宣布新任教主人選,但不知為何,洪武皇帝始終沒有派人來,所以本教到現在一直沒有教主,隻好由總掌法代為處理教務,那隻金聖火令也一直沒有出現。”龍萬雲。
“依龍掌法之見,洪武皇帝為何沒有遵守約定?”徐輝祖非常想搞清楚這個謎團,同時他心裏琢磨:依剛才所說,似乎老皇帝的繼承者手持金神火令就可以繼任明教教主。
“我不敢妄議上任教主!”龍萬雲收斂了笑容,很嚴肅得回答道。
徐輝祖的腦筋急速開轉起來,應該是洪武皇帝認為天下已定,今後的皇帝不再需要兼任明教教主了,或者怕明教教徒紊亂朝綱,或者覺得建文帝年輕文弱,無法勝任教主之職位,總之都有可能。但洪武皇帝即位後,和明教保持距離,限製明教的活動也是真的,據他所知,天下安定後,明教一直非常低調隱秘,很多教眾都從事正常職業,或工或農或商,與良民無異。群體活動隻在深山之中,所以近年來越來越不為世人所知。
“龍護法的意思是,沒有教主以金聖火令下令,明教就不可能出兵,是吧?”徐輝祖有點急了。
“徐護法別急,我有一法,既不違教規,又能幫助皇上和徐護法?”龍萬雲又恢複了笑眯眯的表情。
“龍掌法請快講來!我如久旱盼甘露啊”徐輝祖的表情如同一件寶貝失而複得。
“徐護法不是有令公的銀聖火令嗎,在下兼任湖廣分舵舵主,也有一支湖廣分舵的銀聖火令,護法持令公的銀聖火令可以指揮直隸明教所有舵主以下的頭目,我的銀聖火令可以指揮湖廣分舵的所有頭目,兩個分舵的大小頭目加起來有近千人,他們可個個是身手不凡啊。”龍萬雲徐徐道來。
“但是行軍打仗,上千人似乎太少?”徐輝祖又不明白了。
“誰說要打仗,兩軍勝負不僅在戰場拚殺,還在於糧草供應,情報收集以及將帥之生死啊!”龍萬雲笑眯眯的說。
徐輝祖心想“明教的人果然不簡單,這個安排很好,我怎麼沒想到呢,說實話朝廷現在和燕軍相比軍隊數量要比其多,不如燕軍的都是軟實力,如將帥才能、情報收集等方麵而已。然而明教則可以從破壞敵人的後勤,收集敵人情報,擒殺敵將著手,將燕軍的優勢徹底毀去,這招確實老道!也許他一見到我就知道了我的來意,並想好了這個方案。”
於是他上前一拱手,“在下代表皇帝感謝龍掌法和明教兄弟鼎力相助!龍掌法和明教的大功朝廷不會忘記的。”
“自家兄弟,好說,好說!”龍萬雲殷勤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