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送別梅殷(2 / 2)

“皇上,臣老了,你也成熟了,上次平倭之役確實幹的很漂亮,但你不應該將人口送給朱棣啊。”梅殷臨走之際對朱棣還是不能放下。

朱明複微微一笑,上前附耳對他輕聲說了幾句話。

梅殷笑道:“皇上,老夫看你怎麼越來越像徐輝祖了啊!”

一想到這個人,梅殷臉上頓時現出傷感的皺紋。

氣氛瞬間變得凝重。

朱明複很清楚梅殷的心結,他實在不忍心梅殷到老仍視徐輝祖為仇敵。

徐輝祖這家夥天性灑脫,倒無所謂,梅殷為人方正,是非分得很清楚,這件事讓他心裏負擔很重,這對他的健康損壞很大,事實上“倒徐”事件後,他的身體就衰弱很多了。

“姑丈,朕有一句話一定要和你說。”

“什麼話這麼重要?”

在朱明複示意下,小林子拿出紙筆,朱明複快速寫下,“徐,忠臣也!”四個字遞給梅殷。

梅殷接過之後,眼神變得光彩不少,心頭一激,抬頭熱切得望著朱明複。

朱明複接著寫道:“姑丈,當年那事,因奸邪小人而起,不關徐輝祖。”

“皇上,當真?”

“千真萬確!”朱明複笑得很燦爛,這笑容不是為自己,是為梅殷。

梅殷忽然仰頭大笑,連叫數聲好,驚動彩棚外的大臣們一陣側視。

多年塊壘,一朝消除,焉能不快!

“皇上,你這句話,足以讓姑丈多活十年啊!”

“正是侄兒所願!侄兒祝姑丈壽比南山鬆,壯如下山虎!”

朱明複脫下龍袍,深深一拱手。

梅殷而今已經不是首輔,他脫下龍袍特意行了一個後輩的禮節。

“皇上厚意,老夫內心感佩啊,太祖皇帝在天之靈也一定感動,太祖遺詔讓我輔政,如今鷹已長成,龍已高飛,老夫正好可以高臥淮安,長享悠悠太平歲月矣。”

……

梅殷在彩棚外和大臣們盤桓一陣後,又騎馬揚鞭沿著由近衛軍軍人組成的人體警戒線跑了一圈,算是和圈外的京城百姓道別,百姓們情緒高漲,歡呼聲四起,梅殷麵色如常,隻是拱手致意。

最後他深情得望了他嶽父監造的曾經阻擋了朱棣的巍峨城牆一眼,往淮安去了,此去天高雲淡,春暖花開……

由於梅殷不準軍隊護送,朱明複派了東廠的人沿途暗中保護,一行五十餘人,十餘隻馬的行禮,其中大多數還是書。

沈孝成沒了官職,此時他不在送行的隊伍中,他別出心裁得先到了淮安,在那裏迎接梅殷,順便趁這無官一身輕的時候和恩師多親近親近。

一個月後沈孝成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原禮部尚書陳迪被朱明複撤職查辦,但帶頭鬧事的鍾奇卻安然無恙,令百官嘖嘖稱奇。

陳迪等人的罪名是“罔顧朝綱,結黨營私”,而鍾奇從不結黨,他隻是提出了反對意見而已,朱明複知道他是好心辦壞事,另一方麵,海禁朝會上鍾奇敢於頂撞皇帝,令他在文官集團中獲得了極高的聲望,一躍成為朝中清流代表人物,保存他會令文官們安心,何況鍾奇一直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

內閣首輔由李炳秋順利接任,次輔就是原山東巡撫鐵鉉,另一位次輔是徐輝祖的親信廖平,不過廖平常年主持山東軍務,其實是個不管事的人,胡宗憲則接了沈孝成的班,成為了南京府尹。

任命李炳秋做首輔的那天,朱明複正在禦書房研究幾個情報機構收集的關於李首輔的情報,琢磨一下以後怎麼和他相處,王真急急忙忙跑過來給朱明複報信:“皇上,柳隱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