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陰謀對決(2 / 2)

同時他準備給姚廣孝寫封信,讓他勸誡朱棣不要輕舉妄動,中了朱明複的圈套。

姚廣孝的看法和朱高焰完全一致。

他數次力勸朱棣不要貪心,不可冒險進攻高麗,但朱棣“人”迷心竅,無動於衷,執意認為皇帝已經失去左膀右臂,可以大膽吞並高麗。

姚廣孝感歎到:“燕國已不可為矣,隻可惜老衲一生事業要付之東流了。”

東廠順利截獲了秀吉發出的信件,但根據朱明複的指示,要求對朱棣和秀吉的聯絡不要幹涉,於是兩份信都如願到了燕國,但給朱棣的那封還是被燕王府朱高煦的人給截住了,但給姚廣孝得那封卻順利送到了。

姚廣孝並沒有隨朱棣去沈陽,他仍然在北平的西山,他一直在關注朱高煦同誌的野心。

但朱棣這次吞並高麗的計劃讓他在北平也十分憂心,他深知朱棣一旦離開沈陽,前往高麗,北平的朱高煦就會蠢蠢欲動,而駐守沈陽的朱高熾顯然無法抵擋住他弟弟的進攻。

某個夜晚,正當他煩悶無比得看著月亮,深感一生從龍從虎的事業要落空的時候,一個小沙彌跑過來說:“師父,一個倭人奴工送來一封信。”

“倭人?”姚廣孝因為反對朱棣征討高麗的計謀,所以他並不參與和秀吉的聯絡,他也沒有在倭國的親戚,所以他實在想不出倭人會寄信給他。

但他的直覺讓他聞到了一股熟悉的氣息。

他打開信,表麵上這是一封倭人家屬慰問西山某個倭人奴工的信,但這上麵寫有姚氏密碼,翻譯過來就是:大師,我是朱高焰,我沒死,我在倭國,千萬進諫父王,不要圖謀高麗。

姚廣孝看清後,手顫抖了一陣,隨即感歎道:“真的是你嗎,少公子,……哎,事已不可為矣,燕國大勢已去……”

他深知朱棣的性格,絕不可能放下似乎將要吃到嘴裏的獵物的,他正沉浸在自己的偉大陰謀之中,已看不見背後那隻正長大嘴巴的小黃雀。

“道不行 乘槎浮於海。”那晚姚廣孝整天都在念叨這句話。

第二天,小沙彌驚訝發現師父不見了,要知道這幾年姚廣孝可是從不出門的。

沈陽,燕王宮。

“什麼,大師不見了?”朱棣勃然大怒。

雖然他和姚廣孝這次在高麗問題上產生了嚴重分歧,但他還是很倚重他的智謀的,以後還有有多地方要用他呢。

“這個逆子,越來越膽大妄為了,等本王從高麗回來後,一定收拾他。”

姚廣孝在北平就是監視朱高煦的,因此朱高煦的嫌疑最大。

朱棣這句話很快傳到了朱高煦耳朵裏,於是他越加緊密和靠在了朱明複身上。

朱明複告訴朱高煦:你父王已經對你動了殺機,你好好想想該怎麼辦吧。

金閣寺上,月光皎潔,微有寒意。

“大師,你竟然親自來了?”朱高焰身穿倭國官服,緊緊握住了偷渡過來的姚廣孝那幹瘦的風塵仆仆的手。

“少公子,你果然在這裏,大家都以為你死了呢?”

姚廣孝今天見到他真人心中十分欣喜,畢竟見到信和見到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少公子,你是怎麼到這裏的,還做了他們的官?”

朱高焰從被困地窖開始一路講過去,姚廣孝心中感歎“果然少年英雄,逆水而上,不是凡品啊!”

當講到朱高煦宣布朱高焰已死時,姚廣孝插話道:“朱高煦這膿包想不出這種計策,一定是建文的詭計!”

“不錯,這些日子我也想明白了,一切都是皇帝的計謀,所以這次父王吞並高麗絕不可能順利,很可能是皇帝請君入甕之計。”

“大師,你有沒有勸阻父王?”

姚廣孝搖搖頭,苦澀得說“燕王殿下認定的事情,誰能改動呢。”

於是一老一小一起在金閣之上長籲短歎,感歎陰謀界的兩位大佬對決己方的不利結局,感歎自身事業終究是一場空,如從樹上墜下的櫻花,很快將化為泥土。

“少主人,燕國不可為了,倭國也不是久居之地,我們要另做打算。”姚廣孝瘦小的眼睛發出堅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