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遊俠 第二節(1 / 1)

整日在外麵遊蕩,他劉邦並不是每頓都有飯吃,也常常餓得肚子“咕咕”叫的時候。他有一位殺狗賣肉的好兄弟樊噲。樊噲麵色黝黑,胡須飛直,一雙銅鈴般大的眼球,一旦發怒起來都仿佛要蹦了出來。劉邦每次餓極了就到街市上找他,可是時間久了,人家也是做著一樁生意啊,況且家裏也不允許樊噲隻賠不賺。樊噲感覺吃飯的時候快到了,便四處躲著劉邦。可是,無論他躲藏到哪兒,劉邦總能找到他。劉邦唬他說:“你樊噲身上有一股狗肉味,就是躲到老鼠洞裏,我也能找到你……”樊噲聽了暗暗叫苦。一天,太陽正烈,樊噲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抬頭看了看火辣辣的太陽,人影朝正北了,認為中午吃飯的時候到了,便快速收拾起狗肉攤跑到了河對岸的一個集市上賣。剛過了河,天就下起了大雨,河水暴漲。看到湍急的洪水,他心想這次劉邦是找不到了。沒成想,剛擺開攤子,生意還沒有開張,劉邦大步過來了,還變著臉色罵咧咧:“你小子太不仗義了,到這裏賣肉,賣就賣吧,也不事前告訴一聲,就好像吃你的狗肉不給錢似的,真是小氣鬼……”樊噲頓時傻眼了,心裏十分不高興,“你劉邦什麼時候給過肉錢啊?我不小氣還不讓你吃虧本了?”生氣歸生氣,但他還是不解地問:“河水都沒過兩岸了,你怎麼過來的?”劉邦邊吃著狗肉邊說:“是一隻老龜把我馱過來的。”“騙誰呀,誰信啊。”樊噲心裏明白劉邦又在吹牛了。“好了,我不打攪你了,我走了……”劉邦吃飽了,隨手又拿了一條狗腿,邊啃著邊走了。樊噲突然好奇了起來,不覺跟著他出了集市,來到河邊。從遠處果然見一隻鍋蓋大的老龜把劉邦馱到了對岸。“哎呀,我的娘哎,這、這簡直是神了……”從此,他料定劉邦將來必成大事,連狗肉也不賣了,跟著劉邦練劍學藝,四處漂泊。劉邦早年與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盧綰在馬公書院讀書,可是他受不了讀書死記硬背,就跟著一個道人學習劍法。可是,他自由散漫的性格總是改不了,也總是不按套路來,練著練著就離了章法,舞起劍來,眼花繚亂,不著邊際。道人連連說:“劉邦呀劉邦,本道是教不了你了,你的劍法,總是偏離正宗,天馬行空,自成一路,你另請高明吧……”劉邦倒不在乎,他幹脆跑到山中,以自然為師,一招一式均從自然現象和動物的行為舉止中借鑒、演化而來,越練劍法越快,越練劍法越熟,最後練到出神入化、變幻莫測的境界,他歸結為七個招式:一為一箭穿心。二為樵夫劈柴。三為左撩右刺。以上三招為平招;四為梅花點點,這招為凶招,能讓敵人體無完膚;五為魚鷹入水,這招為狠招,在高處像魚鷹入水捉魚一樣迅疾,劍尖從對手的頭顱中插進軀體;六為旋風掃葉,這招為毒招,一把劍瞬間變成了千刃百鋒,對手根本無法躲避;七為亂雲飛渡,這一招為滅招,虛虛實實,變化莫測,上下翻飛,左右回轉,根本看不到劍鋒在何處,人在何方。還有一招為擎天一柱,這招為絕招,顧名思義,置之絕地而後生,這一招除非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才用,一般不用,更不對外示人,所以他沒有放在七招之列。他自詡自創了“劉家劍法”。憑此劍法,他就自信足以行走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