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四處巡遊,始終沒有尋找到歐冶子鑄造的那把絕世寶劍,但也沒有遇到那條吃人的大白蟒蛇,他有些不甘心,不顧大臣們的勸阻,繼續往東行去。劉邦聞聽秦始皇要來泗水郡了,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要去行刺秦始皇,想一名天下。這個想法與盧綰和樊噲一說,他們兩個人連連搖頭,都說太冒險了,弄不好會抄家滅門的。劉邦堅定地說:“你們怕死,我自己一個人去,要幹就幹捅破天的大事業。”“哎哎,那不行,我們三個人是生死弟兄,要去一起去,要死一起死……”盧綰和樊噲見劉邦主意已定,也隻好跟著他去了泗水,找了一家客棧住下等待時機。泗水原屬魏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為泗水郡。為迎接聖駕來臨,整個泗水城都忙碌了起來,修建大路,清掃街道,路兩旁栽上高樹,為了怕塵土飛揚,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在路上灑水濕地。持戟、跨刀的公差在各個交通要道盤查可疑人員,一些便衣密探安插各個客棧,見了可疑人員就抓起來審問。一時間,整個泗水城氣氛緊張了起來。劉邦、盧綰、樊噲三人白天在客棧裏睡覺,晚上到城裏的大街上踩點,觀察地形。盧綰對劉邦說:“大哥,我看這次時機不對,郡衙布置的太嚴密了,我暗自留意,樓下吃飯的,大街上的小販,多半是府衙裏的密探。”“我也觀察到了,但既然來了,就不能錯過。”劉邦堅決地說。“對,既然來了,我們就轟轟烈烈地幹他一場。”樊噲大聲說。盧綰迅速捂著樊噲的嘴說:“你小點聲音,小心隔牆有耳。”劉邦湊到他們兩個人的中間小聲說:“不知你們注意到了沒有,各路豪傑都來了,大家一定要小心啊。”“大哥,你怎麼看出來的?”“你們過來。”劉邦讓盧綰他們來到了窗前,掀開窗簾指著外麵說:“你們看,在大街上閑逛的那些人,其實和我們一樣……..”“對對…….大哥的眼睛就是精。”盧綰和樊噲連連點頭道。一隊隊士兵從大街上走過,一個個崗哨布滿了大街小巷,他們頭戴盔甲,手持戈矛,如臨大敵。臨近中午,一隊蜿蜒幾裏,鹵簿儀仗開來,前頭驊騮開道,貔虎揚鑣,旌旗格外招展,數千騎著高頭駿馬的武士威嚴聳立,護擁幾十輛裝飾豪華的馬車,後麵緊跟黑壓壓望不到頭的宮女、太監和皂隸。始皇帝頭戴冕旒,身著袞龍袍,安坐在鑾輿上麵,雙眼微閉,像是有些困倦了。城外十裏長亭,由郡守帶領一班文武官員早早列隊迎候。樊噲實在等不及了,持劍就要衝上去,被劉邦一下子按住了:“現在不是時候,我們回去仔細運籌一下再說。”說罷,抄小路返回客棧。樊噲不甘心,一路嘟囔埋怨錯過了刺殺秦始皇的好時機。經過三人密謀,決定半夜時分在始皇帝的駐蹕行宮行刺比較穩妥。半夜十分,三個人悄聲從後窗溜了出去,躲過道道關卡和密哨,來到了秦始皇夜宿的行宮。正當三個人從房頂上要跳下去的時候,突然從大院裏傳出一片叫喊聲:“有刺客,抓刺客啊……”“保護皇上,抓刺客……”當時,就令劉邦他們三個人蒙了,還沒有行動,怎麼就暴露了呢?院內殺聲一片,各種兵器的碰撞聲嘈雜無序,皇家禁衛軍與一個黑影大漢殺在了一起。眼看大漢支持不住了,劉邦大聲道:“趁機殺過去。”說著就率先跳下院內,用“劉家劍”慣用的左撩右刺招數殺開一條血路,來到大漢麵前。一看,竟然是好朋友張耳,“張兄,你怎麼來了?”張耳一聽是劉邦來了,邊戰邊說:“你不也來了嗎?我今天要殺掉這個暴君。”張耳是魏國名士,與劉邦曾有過交誼,沒想到兩個人又在這種險惡環境下相遇。這時,盧綰和樊噲也殺了進來,雖然大家都武功高強,但總是衝不過固若銅牆鐵壁的官兵。看到外麵府衙的官兵也衝了進來,劉邦感到今天是不能成功了,焦急地對張耳說:“張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今晚看來是不行了,快撤吧。”“劉兄,你先走,我負責斷後……”張耳邊戰邊退。“大哥,你先走,我斷後,殺啊……”盧綰和樊噲高喊著衝進敵群。劉邦趁機道:“張兄,你我分頭衝殺出去!”說完,施展了梅花點點招式,在敵軍中劍尖如梅花飄落,落到誰的身上誰的身上必然出現一個血窟窿,官兵紛紛後退,劉邦迅速衝出了包圍圈。可是總也擺脫不掉追來的官兵,劉邦不得不用了毒招旋風掃葉,手裏的劍仿佛瞬間變成了千百利刃,官兵根本無法躲避,紛紛倒在了劍下,劉邦趁機逃進一條狹窄的巷道裏四處躲藏。跑著跑著,總感到後麵還有一個尾巴拽不掉,無論怎麼左拐右轉,官兵始終緊咬住不放,這讓劉邦十分著急和不安。“壯士,這邊來。”就在劉邦無路可逃的時候,一扇門開了,一個人緊拉一把將劉邦拽進來。他顧不得說話,拉著劉邦從後門出去,穿過一條狹長的胡同,翻過圍牆,來到了一片蘆葦蕩中,這才好不容易拽掉了尾巴。劉邦喘著大氣,不住地東張西望,心裏依然緊張的要命。此時,天已經微微亮了。劉邦看清楚了眼前是一位身穿青衣長衫,臉龐清瘦、眼睛深邃的年輕人,他十分感激地抱拳拜道:“敢問這位壯士尊姓大名,救命之恩,將來定當相報。”年輕人急忙還禮,說:“本人姓張,名良,字子房。”“原來也是一位姓張的兄弟啊。我姓劉名邦……”劉邦說:“你怎麼知道今夜我要行刺暴君?”張良本是韓國人,祖上曾是國相,韓國滅亡後,就流浪江湖,今夜也是來行刺始皇帝的。但他看到今天官府布控嚴密,形勢不對,就躲在暗處等待時機。當看到劉邦、張耳他們與官兵打起來的時候,就火中取栗,把劉邦救了出來。他對劉邦說:“劉兄,現在還不是談話的時候,你我各自逃命吧,官府的人一定會追來的。劉邦看著自己手裏被官兵砍成鋸齒模樣的劍,有些懊惱,“唉,要是能有把湛盧劍就好了”。張良笑了笑,淡然地說:“好劍隻是一方麵,成功的關鍵還是在人…….”正說著,官兵的追喊聲越來越近,劉邦顧不得與張良告別了,撒腿就跑,“我們後會有期……”說著就沒命的往山裏跑。在他潛意識裏,大山是最好的藏身之所。也不知跑了多久,也不知跑了多長的路,可是後麵的追兵就像一群瘋狂的大黃蜂拽也拽不掉。這些年一個人在外闖蕩,這種被人追殺事情是經常發生的,好在他長著兩條能跑的長腿,見勢不妙就跑。可是,今天遇到克星了,他汗流浹背,喘著粗氣,一把破劍也舍不得扔掉,緊緊攥在手裏,恨不得長上兩個翅膀,能飛起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