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王後之爭 第四十一節(1 / 2)

許姬一早起來,突然臉色煞白,嘔吐,厭食。漢王一看嚇壞了,急忙傳太醫。太醫給許姬診脈,然後給漢王下拜道:“恭喜大王,許夫人有喜了。”“是嗎?那好呀,好啊……”漢王高興地對身邊的侍兒說:“快去準備許姬愛吃的東西,以後要小心伺候。”“諾。”侍兒下去了。漢王擁著許姬,高興地像個小孩子,時笑、時鬧,時兒在宮裏亂跑。看到漢王如此興奮的樣子,許姬小心撫摩著漸凸的肚子,望著窗外迷茫的天空,心裏說不出什麼滋味。許姬懷孕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呂媭的耳朵裏,她找到呂灃商量對策。“大哥,您說咋辦?一旦許姬生了兒子,從漢王對她的寵愛上,我擔心姐……”說著眼淚流了出來。呂灃焉能不知後果的嚴重性。可是,現在呂雉不在漢王身邊不說,而且生死未卜,一旦許姬生了兒子,漢王一時高興封為世子,自己這麼多年的籌劃、辛苦、等待豈不白費了嗎?想到這裏,他又恨又急,一時找不出合適的計策,隻有在屋裏來回踱步。“是啊,爹,我們不如來硬的,反正在我們地盤上,逼其漢王就範。”呂產是呂灃的大兒子,他攥著拳頭說。二兒子呂祿反對說:“雖然漢王現在在我們地盤上,但他身邊有眾多將軍和高手,不宜硬碰硬,盡量要智鬥,不要武鬥。”“二弟,說好聽的,我也會,現在當務之急是如何讓漢王封姑姑為王後,你說怎麼智鬥?”呂產質問道。“宜暗不宜明。”呂祿說。“大哥,你快想想辦法呀。”呂媭催促道。“祿兒說的有道理。”呂灃忽然一想,對著呂媭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呂媭立即會意,“這樣能行嗎?一旦漢王發現,前功盡棄不說,還害了姐和盈兒。”“管不了那麼多了,況且在我的地盤上,別說是那些將士了,就是漢王也怕我三分,為了我們呂家大業,隻能鋌而走險了。”呂灃把拳頭攥的更緊了。漢王每天有到軍營或城牆視察的習慣,但時間不定,有時晚有時早,有時還臨時決定,他的行蹤隻有盧綰、劉汶核心人知道。這天一早,盧綰通知呂灃,讓他對王宮加強警戒。呂灃一聽就明白了,立即密傳府內管家,兩人密語一番,就急匆匆隨漢王到軍營視察去了。漢王登上城牆,看到城牆堅固,士兵士氣高漲,微笑著對呂灃說:“呂將軍可與蒙恬一比啊。”“謝漢王誇獎。”呂灃急忙回答道。“多虧呂將軍在豐邑駐紮,才讓漢王無虞,有了落腳之地,等將來漢王大業成功了,呂將軍可是第一功啊,哈哈。”樊噲在一邊插話說。“不敢,不敢,還是夫人當時有先見之明。”呂灃的話很容易讓人聽出兩層意思,一者是呂雉當時就預料了會有這一天。二者造成這個局麵的罪魁禍首就是他漢王。盧綰和張良連連給呂灃使眼色,讓他不要說了。漢王也聽出了弦外之音,很是不悅。上了城樓,視線自然遼闊,漢王看了幾眼就匆匆下樓,一個侍衛突然跑來急報:“報漢王,宮中有刺客,為了漢王的安危,許夫人讓漢王暫且回避,不要回宮。”大家都非常吃驚。漢王非常感激許姬,同時更擔心她的安危,撒腿就往宮中跑。呂灃想上前拉住漢王:“漢王,現在回去危險。”樊噲、盧綰也上前拉著漢王先不要回去。漢王頓時生氣,大聲喝道:“你們給我滾!許姬在宮裏生死未卜,現在我能不回去?盧大人、樊將軍,馬上派兵把行宮包圍了,一個刺客都不能放過!”說完,上馬往行宮疾馳。樊噲和盧綰到了行宮,宮中侍衛已將兩個刺客給抓住了,隻是他們都自盡了,其中一個把自己的臉用匕首劃破,已經無法辨認真實麵容。許姬在寢宮驚魂未定,見了漢王進來,上前抱著他不敢放鬆,“漢王,我怕,臣妾還是回去吧,我……”許公氣憤道:“漢王,這次刺客很明顯要想置我們於死地,我一個七八十的老人了,死就死了,關鍵是她都有漢王的骨肉了,一旦出事,那還得了啊,請漢王明察。”呂灃悄悄退到了一邊,不敢正眼麵對漢王和許姬。漢王立即心知肚明,便大聲叱責盧綰:“刺客查到真實身份了嗎?什麼人這麼大膽,竟敢刺殺本王?”盧綰說:“漢王,兩個刺客都抓到了,可惜他們都自殺了,其中一個還自己劃破了臉麵,是不是他怕……”沒等盧綰說完,漢王打斷他的話說:“他怕項羽到時候會要他家人的命,才這樣有意掩飾真麵容,真義士也。”漢王給刺殺事件定了性,是項羽派人來行刺的,大家雖然懷疑,但也不好說什麼了。隻有呂灃暗自慶幸,好在沒有被漢王發現破綻,其內衣早被冷汗濕透了。當然,還有盧綰心裏最明白漢王的用心良苦。自此以後,漢王大多時間在宮裏陪著許姬,無論從飲食起居,到日常行動,他都給了許姬一個做丈夫的責任,小心嗬護著。許姬也挺爭氣,懷胎十月,她如願以償為漢王生下了一個王子,這讓漢王大喜,給這位王子起了一個很好聽也很符合當時心情的名字--劉合心。盧綰第一個前來道喜,漢王很高興,讓他大擺筵席慶賀。許公趁人沒有注意,悄悄地將盧綰拉到一個隱蔽的角落裏,悄聲說:“盧大人,許姬、合心以後可就要仰仗您了。”盧綰一聽,可嚇壞了,連忙說:“許公,您可別這麼說,在下以後可是要仰仗許夫人啊,還請許公多在許夫人麵前多美言幾句。”“許姬可是經常說起你的好處啊,還說盧大人不僅有能力,還深得漢王倚重、信任,將來盧大人可是前途無量。”盧綰聽了,心裏美滋滋的,在他看來,就現在漢王對許姬的寵愛,特別她又給漢王生了一個王子,將來漢王有可能將王後位給了許姬。因此,他把將來的大好前程全部押在了許姬的身上,並身體力行,隻要是許姬的事情,他一句話--快辦,而且還要辦好。許公趁著春風下秋雨。他自然明白盧綰在漢王心目中的分量,在摸透了他的底線後,許公對許姬說:“閨女啊,盧大人那裏我已經擺平了,以後啊,我們裏外都有自己的人了,隻要你緊緊抓住漢王不放手,將來王後的位置非你莫屬啊。”如果說許姬以前還對漢王不是很在意的話,自生下了兒子後,她忽然間感到漢王對自己是那麼的重要,不用別人說,就自覺不自覺的主動獻媚、邀寵了。每次漢王從外麵回來,她都主動迎上去,親自給脫衣解帶,一聲聲輕柔、軟綿的“漢王,您辛苦了…….”愈加讓漢王快意大增,常常拉著她的手久久不願鬆開。“許姬啊,你可是給寡人爭氣啊。”漢王深情、疼愛地對許姬說。聽到了漢王的由衷讚美,許姬更加動情了,她抱著繈褓中的兒子,親昵地說:“漢王,您看合心長得多像您呀,合心呀,快快長大呀,長大了也和父王一樣當個大英雄……”漢王開心大笑。她含著淚嬌滴滴地說:“漢王,這都是漢王的洪福齊天,妾身隻不過做了妾身應該做的事兒,漢王,妾身以後可是靠您了……”“哈哈……”漢王大笑,說:“你這個傻丫頭啊,你是寡人的夫人,又給寡人生了兒子,你為大漢立了大功,又處處招寡人喜歡,寡人能不管你嘛。哈哈…..愛姬,你知道嗎?寡人現在一刻也離不開你了啊。”“漢王……”許姬聽得心花怒放,將兒子給了奶媽,自己一頭撲在漢王懷裏,一隻柔軟的小手撫摸著漢王的臉頰,頓時令漢王心醉。當日,眾將士都前來給漢王賀喜,漢王在行宮中大擺筵席,宴請這些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大家都紛紛向漢王道喜,特別是盧綰,忙裏忙外,樂樂嗬嗬,就仿佛許姬是他的親姊妹,他走到呂灃麵前,大聲說:“呂將軍,你怎麼隻顧一個人喝悶酒啊?難道漢王生了王子你不高興?”他這麼一說,眾人都朝向了呂灃,呂灃非常難堪和惱火,隻是當著眾人麵不敢發泄。盧綰繼續說:“你快向漢王道喜啊?”呂灃狠狠瞅了盧綰一眼,不得不端起酒杯給漢王敬酒。盧綰看到呂灃極不情願和惱怒的樣子,故意朝眾人大聲說:“看看,我這都是為了他好,他卻不領情……”盧綰越這麼撇清,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因為今天是漢王大喜的日子,也沒有人與他計較,隻有呂灃自始至終獨自飲酒,悶悶不樂,從此與盧綰結仇。筵席結束後,漢王借著喜氣把張良、陳平留下,說:“子房先生,你說寡人下一步將如何行動?”張良一笑說:“當日,我在城樓上,已經看到漢王胸有成竹了。”陳平說:“漢王,現在我們與韓大將軍會合還不是最佳時機。”“我從沒有與大將軍會合的打算。”漢王笑了笑說。張良趁機道:“漢王,臣認為,從當前形勢上看,還不如讓大將軍北上韓趙,然後入齊,進行大迂回大包圍。這樣既能擴展我們的勢力範圍,壯大我們的軍隊,又實行了戰略轉移,一旦條件成熟,就會形成了鉗夾局勢,可牢牢掌握戰爭主動權。”“好呀,漢王,此計甚妙啊。”陳平插話說。漢王笑著說:“哈哈,還是子房說得對,好好好,寡人聽你的。”陳平見漢王誇獎了張良,心裏不免不服,便道:“以臣愚見,豐邑不是長久之計,還請漢王早做決斷。”漢王點頭說:“寡人已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