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薄姬厚漢 第五十一節(1 / 1)

項羽與劉邦正是由於性格上的差異,也造就了截然不同的命運。比喻說,項羽要走一條路,遇到一個壯漢擋住了去路,他就會不分青紅皂白,毫不猶豫地一劍殺了。如果遇到一座山,他會斷然使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氣,用劍劈用腳踹,誓死要從此路通過,暫且不論能不能把這座山移走。而劉邦如果遇到一個壯漢擋住了去路,他就會問:你想幹什麼?如果堅決不肯讓步,順手遞上千金,“大哥能否給讓一讓或者給指另一條道路?”如果遇到一座山,他決不會頭撞南山也不回頭,而是毫不猶豫地從一邊繞道而走,雖然走路的時間長一些,艱難曲折一些,但總歸能走到目的地。鴻溝對峙,漢王心裏有底了,他的糧食和兵源都源源不斷地從關中輸送而來,就像給一個奄奄一息的病人一下子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他迅速恢複了旺盛的生命力。當然,這一切功勞都與蕭何有關。他見到漢王,立即下拜道:“漢王,臣沒有盡力,讓漢王受苦了。”漢王立即把蕭何扶了起來,感動地說:“蕭大人,是你救了寡人,救了大漢啊,快快請起。”“漢王,您這樣說,可是微臣愧不敢當啊,自關中一別……”蕭何實在說不下去了,哽咽著,淚流滿麵。漢王也激動了,說:“寡人之所以今日能夠與項王平等對峙,你蕭大人首功啊,你坐鎮關中,製定法令規章,建立宗廟秩序,穩定百姓生活,給寡人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次大戰要不是你及時征發精兵,運送糧草來,寡人可危矣。”“漢王,這都是漢王洪福齊天所致啊。”蕭何奉承說。“是啊,是啊,漢王吉星高照,威加海內,天下百姓之福啊……”眾人齊聲附和說。“寡人何德何能啊,全仰仗諸位跟著我出生入死,才有了今日漸好形勢,哈哈……”漢王越是這樣謙虛,大家就更加信賴和擁戴他。蕭何拉著兩個人走到漢王近前,說:“漢王,臣為漢王推薦兩位賢臣,這位是當今大儒陸賈,這位是前朝賢臣叔孫通,尤其精通禮儀……”還沒等他說完,樊噲非常不滿朝著蕭何吼道:“丞相大人,我們現在大敵當前,你應該多為漢王推薦良將和輸送精兵才是……”沒等他說完,周勃接著說:“我們現在不需要隻會耍嘴皮子的人,上了戰場,手無縛雞之力,連個孩童都不如……”說著瞟了陳平一眼。陳平立即有了反應,他接著不緊不慢地說:“周將軍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自古善運籌者,決勝帳外千裏,況且馬上平天下,但馬上未必能治天下。”“你--”周勃看到陳平在有意嘲弄自己,剛要發火與他爭吵。陸賈走到漢王近前,不慌不忙道:“漢王,興漢大業不隻是為了打幾次勝仗,奪取幾座城池,而是天下歸一吧?”漢王一愣,接著點了點頭。陸賈說:“那好。漢王,在下就敢鬥膽直言,要想建立一個太平盛世,就必須施仁政、布孝道,國家有國家的法度,百姓有百姓的規矩,朝廷上要講禮儀,見君要有秩序,不能像現在大家聚在一起議事或站或坐,衣帽不整,行為不規,亂哄哄的,這樣成何體統啊……凡是都要講規矩,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陸賈這樣滔滔不絕地說著,許多人都不以為然,樊噲、周勃等人都聽得有些煩了,撇了撇嘴都退了出去。一開始,漢王也沒心聽下去,但越聽越感興趣,正當他要繼續聽下去的時候,見一些武將都退了出去,不免心急,便笑著對陸賈說:“先生此言,對治國安邦確有道理,但大敵當前,急需的還是退敵之策,先生先行退下,日後再容寡人慢慢請教。”漢王這麼一說,陸賈雖有些難堪,但漢王也給了麵子,便深深一拜告辭退了出去。蕭何有些看不過去,對漢王說:“漢王,陸先生講得很有道理,我們應該把眼光放長,而不僅僅是當前…….”漢王微微一笑,說:“丞相為寡人推薦的人才,寡人自然會高看一眼。”接著他向眾位問道:“各位說說,下一步我們該如何退敵啊?”陳平由於出了一個險招,差點要了漢王的命,至今被一些人所詬病。為此,他說:“設計除掉範增為上策,楚國隻要範增沒了,整個楚國就等於成了睜眼瞎。”漢王點頭稱善。“從目前的形勢看,有利一麵已經傾向於我們。”張良進一步分析說:“項王的主力軍團都集中於鴻溝一側,沒有穩固的大後方,雖然也征得了部分糧食,但幾乎都被彭越半路掠走了。相反,我們呢,不但有物產豐饒、人口密集、社會穩定的關中、漢中、蜀中等地區,而且韓信、張耳倆將軍已經拿下了趙、韓等地,現在他們已經對齊地實施了戰略包圍,燕國也向漢投降,彭越、英布等諸侯也歸順漢一邊,依臣看,下一步我們就要與項王打一場持久戰、消耗戰。”“是啊,漢王,用不了幾年,項王就堅持不住了,不戰而退。”盧綰在一邊說。“漢王,我們現在一定要與英布、彭越等諸侯結成同盟陣線,哪怕動用重金也在所不惜。”陳平說。漢王連連點頭稱讚,然後說:“各位所言極是,寡人最恨反複小人,魏王豹多次言而無信。”“漢王,請下令,讓臣去把他抓來殺了。”樊噲說。漢王哈哈一笑說:“殺雞焉用牛刀,駟鈞將軍,你去把他捉拿來便是。”“得令。”駟鈞高興地接了令箭。還沒等駟鈞出城,傳令兵報魏王豹率本國文武百官前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