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後宮秘史 第二百三十四節(1 / 1)

代王離開京城,太後是沒有任何顧慮的,她明白隻要薄姬留在京城,他代王就反不了。此時,京城還留有淮陽王劉友、梁王劉恢、燕王劉建、淮南王劉長,這些王都是高祖的親兒子,隻要他們不離開京城,就不為慮。隻是還有一個被太後視為眼中釘的趙王劉合心,一直沒有出現,太後心裏總是放不下,要審十雞盡快秘密查處。

這天,劉汶被宣召進宮。劉汶好久被太後冷落了,突然被太後召見,心中也難免忐忑,不知道太後要將置於自己何地。

劉汶剛進入宮,太後就迎出了門,見了劉汶還沒等他施禮,就快步上前拉著他的手說:“劉汶弟啊,我們叔嫂好久沒有聊聊了,你怎麼也不常來看看哀家呀。”

劉汶有些感動,忙說:“太後太忙了,為弟不敢打擾。”

太後歎了一口氣說:“是啊,最近事情太多了,整日不得閑,當年先帝忙,還不理解,現在可是感覺到了,這以後呀,你還要多操心才是。”

劉汶忙說:“諾。我會的。”

太後和劉汶說著話就進了內室,主賓落座後,太後說:“劉汶弟啊,為嫂一直沒有忘記當年在沛縣老家的困境啊,要是沒有你劉汶弟,哀家早就沒有命了。”說到這裏,劉汶也是感慨萬分,回憶起當年的一些往事,越說兩人的距離就拉近了,氣氛就越融洽了。劉汶笑著說:“大難之後必有後福。太後,您的堅韌和能力,非但我等所敬佩和折服,先帝在世時,也是常有褒獎,這都是我大漢朝之福啊。”

太後淡淡一笑說:“先帝待我怎麼樣,我可以說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唉,不提那些往事了。哀家今日召你來,就是想聽聽你對當前時局的看法。皇帝尚年輕,經曆不多,許多事還要我們這些上年紀人掌掌舵啊。”

劉汶自然明白太後的意思,無非是想讓自己以後聽她的,但從目前的形勢看,不聽她的,還沒有別的出路。他忙笑著違心地說:“太後的威望和能力,都是為弟所欽佩的,無論現在還是將來,我會一如既往聽從太後吩咐。”

太後說:“難得你一直以來擁護哀家,哀家心裏明白。”

“這是理所應當的。”劉汶說。

太後突然站立了起來,情緒略顯激動起來,“可是有些人總是覺得哀家不近人情,甚至有人還說哀家心黑手辣。你說,除了許姬大逆不道,必須懲處,哀家殺過其他一個皇族嗎?先帝時的朝臣,都好好地在朝廷裏安心做事,哀家一樣重用。”

“是啊,太後仁義大德才這麼做,實乃大漢之幸。”劉汶也不得不這麼奉承說。

太後並沒有因為劉汶的奉承感到興奮,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說:“劉汶弟啊,哀家知道先帝待你並不厚,依你的功勞應當封王,按皇家規製也理應封王,但不知先帝有意還是無意,的確讓你受委屈了·······總之,先帝欠你的,為嫂給你補上。”雖然劉汶明白是太後有意拉攏、安慰自己,也明白高祖不封自己為王的用意,但聽了太後這一番話,特別是最後一幾句話,還是還是暖暖的,感動的差點流出了眼淚:“臣對太後感激不盡。”

太後看到劉汶動情了,感覺時候到了,便對呂月說:“月兒,你去安排一下,今中午,哀家與太尉一起吃飯,我們叔嫂也好敘敘舊。”

呂月答應著出去了。

劉汶感動的直掉眼淚,雖然感覺這頓飯是一頓“鴻門宴”,但他實在沒有不吃的理由。

次日朝會。費同、酈商共同上了一道奏折,保舉呂灃複出為官。

皇帝在禦醫的治療下,精神好了許多,勉強坐在寶座上臨朝。當他看了費同的奏折,扔了一邊非常生氣道:“凡是先帝決定的事情,無論現在還是以後,都必須遵循。朕不準。”

這時,審十雞不慌不忙地走出來,說:“皇上,臣也保舉顯呂侯恢複官職。”他剛說完,所有大臣的眼睛都投向了劉汶,而不是皇帝。此時,劉汶也蒙了,額頭上立即沁出了細細汗珠,剛要出班反對,忽然想起了太後那頓飯,立即改變了主意不作聲了。

皇帝厲聲道:“朕剛說了,難道你沒有聽到嗎?!”

“皇上。”審十雞並沒有懼怕,而是辯解道:“顯呂侯勞苦功高,協助先帝屢立戰功······”他剛說到這裏,朝班中的周昌立即指著審十雞厲聲道:“審十雞,你這個禽獸不如的東西,難道你連皇上的話都不聽了嗎?你想抗旨嗎?!”

審十雞毫不畏懼,爭辯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況且當今朝需要顯呂侯這樣的濟世人才。”

“你胡說,你想為已經釘在恥辱柱子上的奸臣翻案,你何居心啊?!”王陵也出來指著審十雞道。這時,酈商、費同等大臣紛紛站在審十雞一邊,為呂灃複出爭辯。以周昌、王陵、周勃等為代表的大臣立即作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朝堂上立即亂成了一鍋粥。

皇帝扶著把手頑強地站了起來,一拍案桌,大聲道:“誰要是再提顯呂侯複職,斬無赦!”說完就讓太監扶著回宮了。

朝堂上頓時沉靜了下來,審十雞等人再不敢上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