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皇權之爭 第三百四十一節(1 / 2)

次日,朝廷召開第二次關於立新君的會議。

代王、淮南王來了。吳王、楚王來了。齊王在劉章和劉興居的護擁下來了,駟鈞跟在後麵,臉仰的很高。旺鄉王在家人的攙扶下來了。漢室宗親、朝廷上的大臣們也都來了……不過,大家都心事重重的樣子,表情也非常嚴肅,似乎隻有齊王兄弟三個氣色尚佳,淮南王氣不過,眼睛不停地斜視。

廷議由丞相陳平主持,他還沒有說完,淮南王一個勁地給他使眼色,陳平隻是點頭,但卻什麼也沒說。

這時候隨劉襄大軍來的祝午起身說:“以臣愚見,這次誅呂中,齊王功勞最大,理應登大位。”

劉興居接著說:“是,要是沒有我們齊國及時出兵,說不定你們現在都成了呂氏家族的刀下鬼了。”

陳平突然站了起來,接著說:“齊王仁厚,文武兼備,堪當大任。”一些看到齊國氣盛的大臣,也都附和著。

淮南王憤恨地瞅了陳平一眼,“騰”地站了起來,大聲說:“我不同意!”然後再用憤恨的眼光瞪著陳平,陳平立即低下了頭不敢看他。

這時,大家都為各自的利益而爭論了起來。

陸賈和灌嬰覺著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一直沒有發表意見。

一個大臣直接反駁淮南王道:“淮南王,你憑什麼不同意?你寸功未立,你沒有資格說三道四。”

代王不滿道:“淮南王是堂堂的一國之王、大漢皇子,他就怎麼沒有資格了?”

那個大臣不敢爭辯,低下了頭。

頓時,整個大殿火藥味漸濃了。

劉興居剛要抽出劍,被劉章一手壓住了,但他還是憋不住了,大聲道:“這麼嚷嚷下去,一百年也嚷嚷不出個事兒來,我提議,大家投桔表決,誰要是同意的,就將手裏的桔子投到前麵的鼎裏。”說著,指揮內侍將一個大鼎放在大殿中央,然後每人發了一個桔子。

“看樣子齊國早準備好了,這次誌在必得啊。”

“是啊,大勢所趨,我們隨波逐流吧。”

大臣們掂量著手裏的桔子開始悄悄議論了。

劉興居大聲道:“齊王功最大,又是高祖的長孫,大家都應該推舉齊王登基啊。”說著一手握著劍柄,一手指揮大臣們開始投桔。

“對,我們同意,大家都快投桔啊,對對,投齊王,現在誰投了,將來一定會有好處的……”駟鈞、劉興居大聲招呼著,一些大臣跟著附和。

眼看鼎裏的桔子滿了,投桔的人要過半了,齊王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突然,旺鄉王艱難的坐了起來,將手裏的桔子扔在了地上,說:“本王有不同看法。”說著連咳嗽了幾聲,吐出的痰都是鮮血,他急忙用袖子掩飾著。旺鄉王這句話就像大錘子立即將投桔子的人釘住了,所有眼光齊刷刷投向了他。

旺鄉王道:“齊王宅心仁厚,忠勇無雙,自幼跟著高祖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這次也是齊王率先出兵而震懾諸呂,有功,但不是大功。各位宗親、大臣們用投桔的方式推舉新帝,也在情理之中,是一件可取的好辦法。不過,各位想到了沒有,呂氏之所以覆滅,什麼原因?是外戚長期幹政,野心膨脹的結果!呂灃、呂產等國賊置天理大義不顧,忘記高祖的囑托和期望,恩將仇報,要挾太皇太後,把持朝廷,害宗室、危社稷,趁太皇太後去世朝廷混亂之機起兵造反,奪權篡漢,犯下了不可饒恕、十惡不赦的罪孽。呂氏滅族,那是人心所向,天理公道。各位再想一想,這個時候要是推舉齊王登基,齊王為母是聽,母舅駟鈞,行為暴戾,如虎狼戴冠,亂殺無辜,世人皆知。高祖朝,留之但從不敢重用。現在若立齊王為帝,駟鈞、駟思必然幹政,這是剛去一呂氏,複來一‘呂氏’。誅呂鮮血未幹,曆曆在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