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之後,別的事情,本宮不敢多說,但至少,七王不會像現在這樣說話缺乏底氣,因為日後無論走到哪裏,都有納喇府做他的後盾,不過這些話,咱倆在這景仁宮說說就是了,你別告訴別人。”
“奴婢知道,七王和七福晉是天作之合,命中注定,娘娘又有意助推王爺一把,這才終能喜結良緣。”
“你說的不錯,本宮是看七王確實喜歡鶯歌,本宮才放心將鶯歌嫁給他,否則怎麼向姨母交待。不過這一對兒,確實伉儷情深,叫旁人看了很是感動,不得不幫。”
因著在香琬待產的那段時間,鶯歌入宮陪伴了一段時間,這景仁宮也算是她的半個娘家,因而成親後的第三天,七王攜帶著新福晉先去了慈寧宮太後那裏請安,又來景仁宮坐坐。
婚後的鶯歌梳起了整齊的發髻,一身正紅色雲紋縐紗長裙,端端正正地坐著,儼然有了婦人該有的模樣,這個小表妹自小被姨父、姨母捧在掌心上,精心養育,性子天真爛漫,不想竟已嫁做人婦,但見她皮膚紅潤,眼梢帶喜,就知道常舒對她很好。
凝視她好一會,香琬眼角一熱,忙用帕子按住了,吩咐繡珠給他們端上茶水、點心。
“繡珠,你們平日裏伺候皇嫂辛苦,我入宮那會又盡心照顧,喏,給你們帶了紅包來,拿下去給大家分了吧。”鶯歌說著,掏出幾個荷包遞給繡珠,繡珠忙屈膝謝過了,這才接過荷包退了下去。
“皇嫂不知道,臣妾出嫁那天,三表弟來送親,家裏擁了一堆千金小姐們,一看到三表弟和一般的公子哥們不一樣,整個人很是精神,都被迷得不得了,到臣妾旁邊繞繞彎彎地跟臣妾打聽那是哪家公子呢,不想咱們的表弟有朝一日也這麼受人喜歡。”
京城裏的王公大臣的公子們,整日吃吃喝喝喝,從小到大就是那副細皮嫩肉的模樣,佟國維不一樣,自小就出了京城去經受軍營嚴格的訓練,練就了健壯的身體和鋼鐵般的意誌,他又不善言語,隻站在那裏,就無端給人一種陽剛正氣,這些待嫁閨中的千金小姐們出來參加婚禮,自然會更傾慕他一點。
“大哥已成親,家裏就剩下國維還孑然一身,這事情,過段時間是該張羅起來了,你平日裏也可幫他留意著,咱們不攀家世,隻要賢淑秀氣,品行上乘就可。”
“是,臣妾記下這事了,一定幫三表弟留意著。”
常舒將目光從鶯歌的身上收回來,對著香琬拱拱手,“臣弟多謝皇嫂成全,嶽父能同意將鶯歌嫁給我,已是萬幸,皇兄叫內務府準備了豐厚的聘禮,不想鶯歌出嫁,嶽父又叫人隨同嫁妝全數送到了臣弟府上,嶽父如此,臣弟定當會加倍對鶯歌好。”
得意地看了他一眼,鶯歌笑著說道:“那是阿瑪疼王爺呢。”
“向來嶽父最疼女婿,聘禮是王爺的心意,退聘禮是姨父的心意,王爺坦然接著就是了,再者姨父這幾年南征北戰,積攢了一定的人脈,王爺遇到事,可多跟姨父說說,畢竟咱們現在都是一家人,往後不必那麼見外,你們入宮了,這景仁宮就是你們的家。”
“臣弟多謝皇嫂苦心籌謀,一定不負皇兄和皇嫂所望,和鶯歌同心同德,經營好王府以後的日子。”
鶯歌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他們說話,臉上滿是幸福感,又拿出一枝碧玉瓚鳳釵,“這是臣妾出嫁前,阿瑪叫了鋪子的人來讓臣妾挑首飾時,臣妾看中的,皇嫂許久不出宮去,梳妝台上一應是皇上賞賜的最上等的首飾,這支珠釵卻有民間風格,臣妾想著皇嫂會喜歡,因而特意將它送給皇嫂,就當是臣妾聊表謝意。”
抓了她的手,“你這丫頭最是心思縝密,這珠釵樣式獨特,本宮很是喜歡呢!”
如此,三人又敘了一些閑話,見時間不早了,就命紅羅將他們好生送到宮門口。
出了景仁宮,這對新婚燕爾又馬不停蹄地趕往養心殿去向皇上請安,早上那會皇上正忙著批折子,這會閑了下來,就叫吳公公在門口迎他們。
隨後趕到的惠貴妃一聽說七王和七福晉在裏頭,想了一想,將食盒交給守在門外的小李子,自己帶了景春往回走。
迎麵,赫妃正帶著琉璃走過來,走到跟前,一看是她,忙畢恭畢敬地行禮:“臣妾參見貴妃娘娘,貴妃娘娘這是要去哪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