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你可有什麼替本宮解愁的法子?(1 / 2)

本來在見到景春之前還對周啟正的莽撞稍微有些怨氣,看到景春這樣惹人憐愛,那股火莫名消散了下去,對他們,隻剩了滿滿的祝福。

皇後的貼身侍女要出嫁,其他各宮自然不能視而不見,自香琬送去賀禮之後,其他娘娘相繼送去自己的心意,唯獨隻有恪妃好像忘記了這事,也沒見萬壽宮送東西過去,不過送禮的人多了,也就沒有人追究這種小細節。

這樣緊鑼密鼓地準備了十幾天,良辰吉日一到,皇後攜了嫻妃,親自將一身紅裝的景春送到宮門口,將她風風光光地嫁了出去。

眼見著心上人迎娶了別人,木已成舟,景仁宮裏,紅羅又受了景春的邀請,和花束前去喝喜酒了,下人房裏隻剩了繡珠一人抹著眼淚。

如此過了幾天,等景春婚假結束,重新回到坤寧宮皇後娘娘身邊伺候,宮人們不再提起周啟正和景春成婚的熱鬧景象,繡珠的心情便平複了下來,又像從前那樣跟在香琬身邊,盡心伺候著,經曆了這段感情的波折,到底是話比以前少了些,整個人穩重了很多。

佟府那邊也在同一時期張羅著給國維迎娶了赫舍裏家的嫡長女,宮裏的香琬少不得要給三弟準備一份大禮,全家人都期盼著這個幼子能成家後盡快立業。

隻是那一日鶯歌進宮來請安時提起新嫁進佟家的三弟媳為人知情達理,做事很有大家閨秀的風範,唯一不足之處就是自小家裏嬌生慣養著,因著娘胎裏帶了病,赫舍裏大人心疼不已,請了各路大夫來,可謂是泡在藥罐子長大的。

等嫁了人還是身子孱弱,稍微染了風寒便要纏綿病榻好久,在照顧國維上難免有些吃力,佟夫人的意思是等過了這陣子,再給國維娶一房小妾,也好幫著三弟媳料理家事。

聽鶯歌提起這茬,香琬腦海裏第一個閃過的人選就是花束,花束是她被晉封為嘉嬪之後,內務府派遣來的一個小宮女,原本想著是讓她相幫著做一些粗活,不想這丫鬟很是機敏,對主子忠心耿耿,做事有膽量,說話又有分寸,香琬喜歡她,破例擢升她近身伺候。

前段時間繡珠傷心過度,不小心說漏了嘴,抖出了花束喜歡國維的心事,雖然那天這件事被輕輕帶了過去,不過香琬倒一直記在心上,花束出身是不好,沒讀過什麼書,想事情卻很通透,如若能到佟府去伺候,因為底氣不足,也就不會有其他官家小姐那種嬌氣,更不會和正室橫著來,平日裏又是做慣了粗活的,在照顧國維這件事上肯定最為周到,三弟媳又是通情達理的,事事兩人商量著去做,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法子。

最重要的是,花束伺候了這麼久,香琬對花束知根知底,既然她真心喜歡國維,那也就願意受這份委屈。

於是香琬當即將這個想法告訴了鶯歌,要鶯歌去佟府給母親傳個話,若是母親也有意,就給宮裏捎個信,她想辦法將花束送到佟府去。

這一日傍晚,夕陽西下,尚有一絲餘熱,吃過晚膳,一行人挪到樹下乘涼,花束站在香琬旁邊替她打著扇,香琬則看著不遠處的繡珠逗弄著乳娘懷裏的玄燁。

“花束,前幾日七福晉來咱們宮裏提起本宮三弟與赫舍裏小姐成親的事情,你那時正在外間沏著茶,難道不想知道七福晉跟本宮說了什麼?”

一聽香琬提起佟國維,花束打著扇子的手也跟著微微顫抖起來,“奴婢身份卑微,怎麼敢窺探娘娘的這些家事?再說三少爺娶親,這是好事,奴婢心裏也高興。”

“哎呦,花束向來老實,怎麼這會倒不肯說實話了?也不知道誰那天豎起耳朵使勁聽著裏間的動靜,可惜就是沒聽出個所以然來。”繡珠湊到跟前來打趣她。

花束無可奈何地瞪繡珠一眼,慌不擇言地辯解著:“不是,不是繡珠說的那樣,奴婢不敢,真的不敢。”

麵上微微一笑,用打量的目光看著站在身邊的人,“敢不敢都是小事,本宮倒要跟你說道說道,三弟媳是個大家閨秀,事事都好,就是身子不太好,料理起家事來稍顯費勁,本宮正為這事發愁得很,你可有什麼替本宮解愁的法子?”

花束略微思忖了一會,斟酌著說道,“奴婢聽說官宦人家的大少爺都可以三妻四妾,既然三少奶奶身子不好,那娘娘可以再為三少爺擇一位樣貌上等,資質賢惠的女子作為妾室,能跟在三少奶奶身邊,幫著三少奶奶點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