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魂,是什麼東西?
這是上個世紀前半葉,中國正統軍隊,亦即國民黨軍的一種製式短劍。它是中國曆史上離我們最近的國民黨軍中佩劍。
長期以來,這種短劍既聞名遐邇,又霧蓋雲遮。單從叫法上說,它起碼有這樣幾種名字:軍人魂、中正劍、成仁劍、自殺劍,近來更有人稱之為“黃埔軍魂·將軍劍”。
它的正規名字,其實就叫“短劍”。
短劍,亦即“軍人魂”,是和禮刀、軍刀並行的一種軍官裝具,屬軍官的一種常規服飾。
那麼,既屬常規佩掛之物,故而短劍比之禮刀、軍刀(此兩物實即同一形製的全長94公分的指揮刀,區別在於花飾的繁簡不同)更易流行且其終得大行,十數年內,禮軍兩刀日形式微,唯“軍人魂”獨步天下,遂演成“國軍”的一種象征物。
“軍人魂”的頒發量有多少?數字應當是驚人的。
這裏要說明,“軍人魂“短劍,開始並非一般軍官的裝具,而是(以後也大量是)作為特定的頒授之物。如慣稱“黃埔軍校”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生多獲贈一把紀念劍(30年代中期始)。還有各軍政部門,各地方勢力,各要人官長,以及一些社會團體,也以頒劍為一時之尚。僅黃埔軍校在大陸解放前,23期學生含各分校與各種訓練班畢業生,即達23萬餘人,獲劍者起碼都應以十數萬計。如此計算,“軍人魂”的總的頒發量,即使是保守的估計,也當在百萬柄上下。
但得以流傳到今日的“軍人魂”則百不存一,甚至千不存一。在少數博物館裏(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台灣“國軍曆史文物陳列館”)及零星收藏者的手上,或有散見。而這類短劍中,最具研究與收藏價值、即帶各種銘文的劍數,據估計,存世量則僅數百,決不過千。
“軍人魂”的興勃亡忽,原因固多,而留存稀少則主因一條:其與生俱來的“反動性”。國民黨軍隊的性質,及此劍身上普遍鐫刻的“蔣中正贈”、“成功成仁”字樣等等,注定了其在新中國的命運。建國以來,鎮反運動的浩大聲勢,大抓階級鬥爭的“為綱”國情,警惕蔣幫“反攻大陸”的高壓氣候,更加之“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對於這一反動的象征變天的標準器物,無疑是劫數般毀滅性的打擊。恰又因了這般短劍,僅可標誌身份,並無實戰價值,刺刀尚能入戰利品,此物則一無所用,除了充反麵教員,斷無其存在道理。可以想象,光是1958年大煉鋼鐵那陣,此刃正當其時,大都化作了爐中鐵水,轉作他物了。
對於後世很難見到珍品的軍人魂,戴詢手中拿著的可謂是極品中的極品,從性能上還是從外觀上,這把軍人魂費了戴家不少心思。
對自己手中的短劍非常有信心的戴詢,反手一橫猛地向衝在最前麵的軍曹咽喉揮去。力求做到一擊必殺,左手猛的抓住揮向自己的指揮刀刀柄。同時右腿往上猛擊鬼子軍曹的腹部,不由得疼痛之下,軍曹丟去了指揮刀,漸漸的失去意識,視野慢慢的淡化。
致死都不相信自己引以為傲的拚刺技術卻落敗在了支那的高級軍官手裏,在他看來支那的那些所謂的高級軍官,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尤其是看見如此年輕的中校,輕蔑讓他付出了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