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鬆說——曆史上的今天》來到了7月7日。1937年的這一天,不用我說全中國人民都會記在心裏,盧溝橋事變爆發;1927年的這一天,中華民國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1930年的這一天,英國著名的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去世;再有就是1955年的這一天,越南民主共和國與我國政府簽訂了第一份大規模的援助協議。
盧溝橋事變爆發
首先來說盧溝橋事變。在課本裏,在各種各樣的曆史博物館、紀念館裏,在大家接受的各種愛國主義教育中,已經非常詳盡地講述了這段曆史。我們的北京,現在還有趙登禹路、佟麟閣路,路名中的這兩位都是七七事變的時候,犧牲在北京的愛國將領。北京還有張自忠路,張自忠將軍也是七七事變時二十九軍的重要將領。盧溝橋事變的具體過程我就不講了,我隻講兩個大家平時不太注意的事情。
大家知道1927年,就是北伐高潮的一年,北伐軍占領了上海,雖然4月12日的時候,******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但是國民政府的北伐還在繼續。在1927年7月7日這一天,國民政府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特別市。大家知道當時上海市區有很多外國租界,有法租界,有公共租界,這些租界沿著黃浦江與蘇州河占領了上海市區很大一片地方。上海成立特別市以後就出現了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因為上海市區在中間被外國租界分隔開了,真正歸國民政府設立的特別市管理的區域隻有南市與閘北這兩小塊地方,閘北與南市一北一南被中間的租界隔斷。為了改變這一狀況,當時的國民政府不僅建造了中山環路,將南市與閘北聯係起來,還雄心勃勃地計劃在市區東北的江灣一帶規劃興建一座新城,稱之為“大上海計劃”。新城的麵積將達七千畝,建成之後可與租界相抗衡。這應該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個完整的城市規劃。從1929年到1937年,大上海計劃中的建設項目分期分批得以實施,首先一個按照規劃興建、比較完整的大型道路網已經大體形成,其次一批富有傳統民族風格的標誌性建築也已落成竣工。像故宮一樣富麗堂皇的市政府大廈,像北京鼓樓一樣的市圖書館、市博物館,以及號稱遠東最大的體育中心(有四萬人體育場以及大型體育館、遊泳池)均已建成使用。所以在1937年7月7日這一天,上海在江灣舉行了盛大的紀念上海特別市成立十周年的慶祝儀式,中外記者與各界人士都應邀前來。
但是就在這一天,當中國人民正在慶祝自己的建設成果的時候,日本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不但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也徹底打斷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僅僅一個多月後,日軍的魔爪就伸向了申城,大上海計劃就此夭折,上述標誌性建築也都遭到日軍炮火的摧殘。好在歲月終於撫平了昔日的創傷,今天如果你再去江灣,就會看到它們已被列為保護建築,在整舊如舊的原則下已整修一新了。
再有一個就是盧溝橋事變的後果。實際上盧溝橋事變並不是中國全麵抗戰的開始,真正的全麵抗戰是一個月以後,就是1937年的8月13日,我們主動在上海進攻日軍,爆發了淞滬戰役,這時大規模的抗日戰爭才真正開始。我軍在平津一帶的戰役實際上打得並不漂亮,雖然我們的曆史課本中並沒有多講,但後來的情況實際上是平津一帶很快就失守了。二十九軍雖然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一個軍,但由於不是中央軍嫡係,而且在長城抗戰之後,各方麵的士氣逐漸低落,再加上高層開始有些腐敗,導致整個華北的西北軍係統抗日都不是很堅決,從平津戰役開始,一直到山東的韓複榘,打得都不好,打得最漂亮的就是淞滬戰役。所以盧溝橋事變之後,整個華北的抗日戰場幾乎是潰不成軍,遠遠沒有華東這邊打得精彩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