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七月十四日(2 / 2)

當時中國人民最大的娛樂就是看戲,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戲。像北方人喜歡看京劇,京劇是國劇,現在叫國粹。上海有滬劇。紹興也有自己的地方戲,叫越劇。魯迅先生在他的小說裏還介紹了紹興的社戲。各種各樣的地方戲都會在上海大世界裏上演,這極大地安慰了那些到大上海來淘金、到大上海來討生活的人。上海大世界的票價還非常便宜,它不同於那些專供歐美僑民出入的外僑俱樂部,如英國總會、美國總會或法國總會等,那裏隻對洋人開放,華人不能入內。去那裏消遣的項目,除了喝咖啡抽雪茄吃西餐品洋酒之外,主要是開展各種體育娛樂活動,如跳舞、喝酒、遊泳、打台球等,完全是西方流行的那一套。上海大世界雖然也在法租界內,但它是為廣大中下階層市民服務的,門票很便宜,而且一張票進去就能玩一天,從中午可以一直玩到晚上。大世界裏不光有各種地方戲上演,還有各種各樣的魔術、雜技等表演,西方的、東方的各種新鮮玩意兒都有。據說當年裏麵還有一些比較開放的項目,比如說有一個項目就叫照X光。當時在剛剛開始脫離了蒙昧狀態的上海市民的心目中,X光透視就是通過X光可以看到人的衣服裏麵是什麼樣子。當然現在大家都知道,X光透視其實是隻能看到人的骨頭,而不能看到人的裸體。那時候說我們這兒有X光儀,能看到你平時看不到的東西,然後就亮一下光,姑娘脫點兒衣服,再亮一下再脫點兒衣服,最終脫到裸體的時候,光滅了,大家就覺得這幾毛錢花得好值。

上海大世界當時可以說是非常繁華。大家知道在那個時期,一個能有巨大利潤的遊樂場,一定是需要黑白兩道一起來維護的。大世界每天有這麼多的人出出進進,有這麼多的戲要演,治安等各方麵都需要有人維護,這時候黑社會就要介入。所以大世界最開始雖然是由商人辦起來的,後來卻由上海的黑白兩道大亨黃金榮接手了。黃金榮就是租界的探長、法租界巡捕的頭兒,等於是當地的警察頭子,同時又是當地的黑社會大亨,所以黑白兩道他都能擺平。也隻有他這樣的人,才能控製住這樣的地方,讓大世界成為一個既稍微沾上點兒黃賭毒,又不會失控到場內秩序混亂嚇得遊客不敢入內的程度。所以黃金榮接手以後,大世界照舊顧客盈門、生意興隆。因為黃金榮也懂得一點兒經營之道,曉得隻有讓演得好的戲班子進大世界,才能吸引住更多顧客。據說他會親自把關,看戲班子表演,隻有得到他點頭允許,方可進場演出。當年的大世界成了中國最繁華的地方,成為上海最大的標誌,有所謂“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的說法。上海大世界直到2008年才關閉,很多到上海的人,包括小時候,我還有比我們再小一點兒的,到上海後都會到大世界去看看。

說起上海大世界的衰落,其實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隨著電影、電視等各種娛樂項目的普及,地方戲就開始慢慢地衰落了。我小的時候,我家有個保姆楊奶奶,我記得她看電視永遠要看地方戲,因為她看不懂別的,也不會說普通話。她在我家待了二十多年,到最後她的話我仍有很多聽不懂。當時她隻要看到電視裏演越劇,就特別高興地坐在那兒一遍又一遍地看,一看到那個林妹妹就特別高興。後來她老了也還一直住在我們家,我們都習慣了隻要一有戲,就會說:“楊奶奶快來看!”她就在那兒一遍又一遍地看那幾出戲。現在的年輕一代可不會像楊奶奶一樣,一輩子就喜歡地方戲。年輕一代與時俱進,會喜歡電影,喜歡西方音樂,喜歡各種各樣的東西,所以地方戲以及雜技等這類東西慢慢就衰落了。

再就是黃金榮本人是黑白兩道的大亨,到新中國成立以後就不允許他再經營了。有一張新中國成立後鎮壓反革命時期的著名照片,就是當年的大老板黃金榮在上海大世界門口掃地。上海人民看到這張照片都拍手叫好,舊社會為非作歹的流氓黑社會從此被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大世界也變得幹淨了,那些黃賭毒的汙泥濁水被清掃一空。這張照片非常有震懾力,據說傳到香港以後,嚇死了上海另一位大亨杜月笙,當然這隻是一個美好的傳說而已。之後大世界就逐漸在曆史大潮中,伴隨著各種各樣新興的娛樂項目衰落下去了,到了2008年的時候,無以為繼,就關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