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鬆說——曆史上的今天》來到了7月28日。1976年的今天,發生了唐山大地震;1984年的今天,洛杉磯奧運會開幕;1750年的今天,著名音樂家巴赫去世。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幕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對中國人民來講有重要的意義,那是我們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代表團第一次全麵參加奧運會,也標誌著在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第一次回到了國際大家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體育是最容易先融入國際大家庭的。本來在1980年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準備好要參加莫斯科奧運會了,當時中國的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但是因為突然發生了蘇聯入侵阿富汗的事件,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為了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共同抵製了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當然,抵製奧運會主要是國際政治上的原因,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就非常傷感,大批運動員因為不能參加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那麼多年訓練的汗水就白流了,因為很多運動員之後就退役了,沒有機會再參加1984年的奧運會了。抵製奧運會是國家的選擇,但對個人來說就是非常大的損失。
到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終於舉起了五星紅旗,走進了奧運會的主會場。令人感慨的是,舊中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也是在洛杉磯,就是1932年的第十屆奧運會,正好在五十二年以前。我們的中國代表團入場時隻有一位運動員,但當時國家連這一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經費都沒有,還是張學良本人自己掏腰包資助他去參加的。五十二年以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同樣在洛杉磯,中國從當年隻有一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到1984年兩百二十五位運動員在五星紅旗的引導下入場,實現了曆史的跨越。這屆奧運會上,中國一共獲得了十五枚金牌,是一次空前的大勝利。許海峰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獲得了我國曆史上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現在這枚奧運金牌就放在中國曆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裏。當時中國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電視機,1984年的時候中國的老百姓還遠沒有今天富裕。我記得當時每個有電視機的家庭都擠滿了人,大家都去看比賽,其中就包括我們家,每天都擠滿了各種各樣的人,為每一塊金牌歡呼。以前大家從來沒有見過這個陣勢,我們都是第一次看到這麼盛大的場麵,所以非常令人振奮。
說到當年中國奧運代表團獲得的十五枚金牌,在這裏我多說幾句。洛杉磯奧運會的時候,為了報複西方國家抵製了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當時整個東方陣營——以蘇聯為首的華約集團的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除了中國以外,包括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古巴等等,一共十九個國家聯合抵製了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這也使得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這十五枚金牌的獲得容易了很多。大家知道在奧運會的曆史上,就是在冷戰結束之前,德國當時還沒有統一,每一屆奧運會的金牌排行榜,前三名裏都會有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也就是蘇聯和民主德國。前三名要麼是蘇聯、美國、民主德國,要麼是美國、蘇聯、民主德國,還曾經出現過民主德國排第二的時候。蘇聯跟民主德國作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體育大國,抵製了洛杉磯奧運會,在很多項目上,本來我們得金牌是比較困難的,比如舉重等,這些項目蘇聯和民主德國都是強項,因為他們沒有參加,所以我們一下子獲得了十五枚金牌。到了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時候,全世界的國家都來參加了,沒有人抵製了,所以我們獲得的金牌數量一下子就少多了。
洛杉磯奧運會還有一件創紀錄的事情,就是開創了從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以來民間辦奧運會的先例。在這之前,所有奧運會都是由國家辦的。
當然有些是由國家政府辦的,有些是由申辦城市的政府辦的,但每屆奧運會都讓申辦城市或者國家背上了巨大的財政包袱。因為奧運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就花了十億美元,那時候的十億美元對於一個政府來說是非常大的數目。1976年的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則產生了十億美元的虧空。在西方國家,不能由中央政府來補貼一個城市辦奧運會,也不能由全國的納稅人來分攤,所以隻能由蒙特利爾的市民負擔這十億美元的債務,這筆沉重的債務還了好多年才還完。到了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的時候,因為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是由國家政府來出錢,當時花了有九十億美元之多。
等到1984年洛杉磯辦奧運會的時候,美國這種純粹的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絕不可能出現由國家出錢來辦奧運會的情況。洛杉磯市政府也不願意補貼,因為辦奧運要花的錢太多了,人民也不同意加稅,為了辦一個奧運會,人民就要勒緊褲腰帶,大家說那我們不幹。當時美國的法律還不讓發行彩票,靠彩票業集資也不行,那怎麼辦呢?最後就把奧運會的舉辦權承包給一個叫尤伯羅斯的人,後來他在美國非常有名,他也因此成為世界曆史上第一個承包奧運會的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