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八月十日(1 / 3)

《曉鬆說——曆史上的今天》來到了8月10日。今天要說的兩件事兒都跟大海有關,首先是1519年的這一天,麥哲倫開始環球航行;再有就是2011年的今天,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出海試航。

麥哲倫開始環球航行

海洋是地球上麵積最大的區域,也是人類覺得最神秘、最向往的地方,人類世世代代的夢想就是要征服大海。1519年,第一個環球航行的船隊——麥哲倫船隊啟航。那時候人類對浩渺的大海完全沒有認識,人類完全不知道整個地球是什麼樣子,當時大家就是懷著偉大的理想和夢想開始了環球航行,從此卻迎來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當然其實有很多人也是懷著去搶奪東西的欲望去環球航行的。麥哲倫的環球大航海是在1519年才開始的,實際上中國在一百年前,也就是一四〇幾年的時候,就已經出海了。中國最早開始航海旅行的是鄭和船隊,當時的鄭和船隊比後來的哥倫布、麥哲倫船隊要龐大得多,但是那麼強大的明帝國,那麼強大的鄭和船隊,為什麼最終沒能實現環球航行,也沒能給中國弄來大量的殖民地,而西方的麥哲倫船隊,就那麼幾艘舊船,不但實現了環球航行,發現了美洲,還把菲律賓什麼的都給弄成了殖民地,這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這裏麵有幾個原因。首先,中國老覺得自己是中央大國,什麼都不缺,你們海外都是些蠻夷,我中央大國出去也就是賞大家點兒東西就完了,所以沒有那麼強烈的搶奪東西的欲望,其實有欲望才是最大的驅動力。而西方不但有搶奪東西的欲望,還有強大的契約精神,什麼叫契約精神?就是你去航海,要和讚助方簽一個合同。當時哥倫布和麥哲倫都是從西班牙的海港啟航的,也都和各自的讚助方簽了合同,你發現的地方、你搶來的東西,和讚助方要平分或者四六開,到過的那塊地方要插上我讚助方的國旗。這個合同簽了以後就要說到做到,這就是在西方的商業傳統中一直有的契約精神,再加上欲望驅使的冒險精神,導致了最後西方就用幾條舊船,開啟了大航海的偉大時代。而中國雖然有那麼強大的鄭和艦隊,最後把航海日記都燒了,這就是個麵子工程,隻是到了印度洋,中國的航海就結束了。最終還是由西方開啟了整個大航海的時代,完成了環球航行。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出海試航

中國從鄭和之後,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接近西方,然後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

幾百年來我們對大海、對遠洋,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欲望。到了2011年的這一天,作為一個大國,我們的航空母艦也終於出海了,當然這次不是環球航行了,科技的發展已經讓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時代,那個時候要八十天環遊地球,現在八十小時就可以。我們作為一個大國,在2011年的今天,航空母艦終於出海了,大家歡欣鼓舞,所有的軍迷在網上歡呼:“我們的航空母艦終於來了!”

當時大家還去猜艦名,有的說叫“******”號的,還有的猜叫“中華”號、“中國”號什麼的。結果最後這個艦的名字叫“遼寧”號,很多軍迷就說為什麼叫“遼寧”號?上海軍迷說為什麼不叫“上海”號?北京軍迷說為什麼不叫“北京”號?網上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我自己也是個大軍迷,當時還專門發了帖子,說我個人覺得應該叫“鎮遠”號,或者叫“定遠”號。結果很多人反對我說,“鎮遠”號最後被擊沉了,叫這個名字多不吉利。大家知道在西方擊沉一艘軍艦,馬上新的軍艦就以這個名字來命名,這叫知恥而後勇,這是西方的一個光榮傳統。海軍的傳統就是軍艦越被擊沉,越要用新的軍艦繼承這個名字,在海上繼續戰鬥。包括日本今天的海上自衛隊的所有艦艇,用的都是日本帝國時期的帝國海軍聯合艦隊的艦艇的名字,大家看今天的“日向”號、“伊勢”號等全都是當時日本帝國主義的海軍艦艇的名字,當然這也表明日本沒有忘記軍國主義。包括英國也是,英國光叫“皇家方舟”的艦艇就有很多艘,英國新下水的大航空母艦叫作“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號,“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號在一戰和二戰時期也都有。所以在很多國家都有這種軍艦命名的傳統,尤其是被擊沉的軍艦,一定要去紀念它,一定要繼承它的遺誌,所以我給我們軍艦起的名字就叫“鎮遠”號或“定遠”號。但是最後這艘軍艦既不叫“中國”號、“中華”號,也不叫“******”號、“孫中山”號,或者是“鎮遠”號,而是叫“遼寧”號。這也是我們自己海軍的傳統,就是越大的軍艦用越大的地名來命名,我們最大的軍艦、現在的航空母艦,都用省的名字命名。其次我們的驅逐艦是用城市來命名,比如“石家莊”號、“沈陽”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