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鬆說——曆史上的今天》來到了8月16日。1900年的這一天,八國聯軍攻陷北京;1977年的這一天,貓王去世;今天還是兩位明星的生日,一個是麥當娜,麥姐生日快樂!再有就是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卡梅隆導演生日快樂!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先說說八國聯軍,八國聯軍在1900年的今天攻陷北京,前邊曾經講過八國聯軍一會兒攻占大沽口,一會兒又到了哪兒哪兒,咱們已經講了好幾次了,今天八國聯軍終於把北京攻破了,到今天為止,八國聯軍的故事算是講完了。八國聯軍攻破北京是非常悲慘的一件事情,當時整個國家已經陷入一種完全崩潰的狀態,政府腐敗,民心、士氣頹喪。之前我說過很多次,我們當時的武器裝備一點兒都不比八國聯軍差,我們用的也都是洋槍洋炮,但是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的時候,各地進京“勤王”的十幾萬大軍,完全就是按兵不動地在旁邊看著,除了甘軍董福祥率領的一支回民軍隊外,沒有幾個人去抵抗。實際上當時來京城“勤王”的省就沒幾個,大部分的省在接到命令後都是拒不從命,很多省也就是送一些洋槍到北京,一個人都沒出。各地叫“東南互保”,總督們公然違背清朝政府的命令,都不向外國開戰,以保全自己的行政區。所以最後這麼大一個國家也就來了大概十萬“勤王”的軍隊,而且這十萬“勤王”軍隊中隻有董福祥率領的甘軍還曾稍加抵抗,其他的就在旁邊看熱鬧。當北京城被八國聯軍攻破之後,便一跑了之都回老家去了。據說董福祥當時很英勇,英軍進攻這個門,他就在這邊舉著戰刀指揮大家打,一會兒日軍進攻那個門,他又跑到那邊舉著戰刀督戰,仿佛很勇敢很有效,雖然他的手下有不少人陣亡了。但事實上董福祥的甘軍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隻是稍加抵抗便落荒而逃,與保衛天津力戰而死的聶士成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不僅在史學界早有定論,而且當時就有民謠諷刺他。史書記載,當天津失陷後,董福祥率兵拒敵,結果在楊村一經戰敗就馬上逃回北京。當敵軍攻入北京炮聲震天響時,他便率敗兵逃出京城。故民謠唱道:“芝麻醬,下白糖,鬼子最恨董福祥。福祥足,跑得快,未曾開炮就先敗。”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逼著中國簽訂《辛醜條約》,大家都知道裏麵有關於庚子賠款的條款,要清政府賠償四億五千萬兩銀子,分三十九年還清,本息合計九億八千萬兩,這個我們前麵講過很多次了。除了這個賠款之外,當時在《辛醜條約》中還專門有一條,就是必須讓中央政府處死董福祥。因為就是他的甘軍殺死了手無寸鐵的日本外交人員杉山彬,而圍攻使館的也是他的甘軍。盡管他的甘軍是那樣的無能,以上萬人軍隊圍攻幾百名洋兵把守的使館竟久攻不下。中央政府看到這個協議以後卻十分猶豫。董福祥在西北聽說這件事情之後便立即發表聲明說:“我是為了‘勤王’,是為了捍衛我們的首都才和敵人拚命作戰。中央政府隻要敢向敵人屈服,隻要敢簽這協議,應敵人要求將我處死,那我立即就在西北舉事起義。”大家知道如果他舉兵造反的話那可不得了,他帶的可不是一支漢人的軍隊,他的甘軍都是回民,一旦他揭竿而起,那事兒就鬧大了。所以最後在簽這個《辛醜條約》的時候,中央政府還真是跟八國聯軍談判了半天,說把這條去掉吧,我們不能處死董福祥……可見當時董福祥那種擁兵自重、敢於和中央政府叫板的底氣是多麼充足。
這也預示著民國以後軍閥割據、互相混戰的亂局,早在清末年間就已經悄然萌芽、漸漸滋生了。
本來八國聯軍破城之日,慈禧太後還等著各種大神來保護她。到最後城破了,八國聯軍已經開始進攻內城,打到紫禁城來了,慈禧才發現沒有任何人來救她,她才從後門跑了。可見慈禧當時有多麼愚昧,她一直都覺得北京城的安全沒有問題。慈禧最後跑得極為倉促,連個隨從都沒有帶,就自己披頭散發跑的,一路上餓著肚子沒有吃的。當時宮裏可以說是混亂不堪,大家到處亂跑,慈禧也是自己一個人跑到半路,才有太監什麼的追上來,路上她都恨不得要飯吃。後來在逃跑的路上有人給了她一個窩頭,她吃得特別香,等一年以後從西安回來,她還惦記著這個窩頭,非讓禦膳房給她做。禦膳房的廚子想,這可怎麼辦,老佛爺要吃窩頭,這窩頭做出來她能咽得下去?於是就開始想辦法改良,把那種普通的窩頭加了各種東西,所以大家今天去北京的仿膳,會吃到一種特別小的窩頭,現在已經成了北京著名的小吃,這就是當年慈禧跑路的時候吃的那東西。
這八國聯軍中軍紀最壞的當數俄國兵,他們在北京殺人、強奸、擄掠,為非作惡、橫行無忌。其他七國士兵軍紀之壞,也與俄國相仿,給北京帶來了無情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