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鬆說——曆史上的今天》來到了8月29日。在1910年的這一天,日本正式吞並朝鮮;在1982年的這一天,著名演員英格麗·褒曼去世。
女神英格麗·褒曼去世
先來說說美好的吧,說說全世界男人心中的又一位女神英格麗·褒曼。好萊塢在它的黃金年代專門造就這種類型的巨星,但是在今天已經極少見了,這些巨星的出現可以說是因為那一代的大導演們功不可沒,是他們捧紅了這些巨星,每一個巨星不但美到極致,而且還美得各有不同,這實在是太難得了。對於英格麗·褒曼我隻能用“完美”兩個字來形容,不管你怎麼看,就是你把臉貼到大熒屏上去看,她都堪稱“完美”。好萊塢的女星中奧黛麗·赫本的美是那種極為清純的美,瑪麗蓮·夢露的美是那種充滿風情的美……美得各有特色。
那個時代的男星,像克拉克·蓋博、格利高裏·派克、加裏·格蘭特等,也全都一個人一個樣,而且永遠都會印在你的腦子裏。可是現在的好萊塢明星,我使勁兒去想,也想不起來他們有什麼特色,總覺得特別“寡相”,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都不喜慶。
英格麗·褒曼是繼葛麗泰·嘉寶之後,又一位在好萊塢成名的來自瑞典的天王巨星。葛麗泰·嘉寶是默片時期的明星,後來有聲電影出現之後,嘉寶慢慢就被淘汰了。葛麗泰·嘉寶跟英格麗·褒曼是不能比的,英格麗·褒曼堪稱“完美”,唯一讓大家覺得有點兒不足的就是她的個子有點兒太高了,差不多有一米八幾,以至於很多男演員跟英格麗·褒曼演戲的時候,都得在腳底下墊一個箱子。好萊塢那個時代的電影基本上是中景鏡頭,鏡頭分割得少,大量的鏡頭都在膝蓋以上。今天的好萊塢電影已經變成了要麼是大的特寫鏡頭,要麼就是一個特別遠的遠景,那種跳的鏡頭特別多。那時候的電影鏡頭都是在膝蓋以上搖來搖去,其實那時在男演員的腳底下都踩著一個箱子,要不然和褒曼根本沒辦法接吻。
褒曼最著名的電影是《卡薩布蘭卡》,以前也翻譯成《北非諜影》。《卡薩布蘭卡》不但是一部偉大的電影,而且因為這部電影還誕生了一首著名的情歌《卡薩布蘭卡》,這首歌後來也成為全世界流傳最廣的情歌。英格麗·褒曼演了很多希區柯克類型的電影,這是一個大係列的電影。大家知道希區柯克是好萊塢有史以來最有名的導演之一,好萊塢很少用導演的名字命名一個類型的電影,但希區柯克就開創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電影類型,隻要今天再拍這樣類型的電影,大家就會說這個很希區柯克,意思就是這個很懸疑。英格麗·褒曼演了一係列的希區柯克類型的電影,包括我們最早引進中國的《煤氣燈下》等。她曾先後三次獲得奧斯卡獎,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她已近六十歲的時候還出演了《東方快車謀殺案》。她在《東方快車謀殺案》中飾演一個老太太,其實戲也不多,後來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她是一位一生熱愛銀幕的好演員。
但是作為一名好演員,通常都有點兒在生活中過於浪漫、過於不切實際的特點與個性。其實特別實際的人也演不了電影,電影演得好的人一般都充滿激情,都相信全世界是浪漫的,相信世界是充滿真善美的。英格麗·褒曼也是這樣,她一生結了三次婚,尤其是她跟隨羅西裏尼私奔這件事兒,當時震動了美國。美國那時候還不像今天,今天你結八回婚、你私奔、你幹嗎都沒有人管你,那時候的美國還比較保守。英格麗·褒曼在和意大利著名導演羅西裏尼戀愛以後,全美國人民都憤怒地譴責褒曼。羅西裏尼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三駕馬車”中最重要的導演之一,英格麗·褒曼和羅西裏尼在拍戲的過程中相戀了,這在電影圈中其實很正常。有才華的導演年輕、英俊,和大美女女一號演員發生了感情,這種事兒在電影圈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在今天大家都覺得這種事兒無所謂,但那個時候全美國人民憤怒譴責褒曼到什麼程度,國會開會時甚至有議員站起來譴責她,說這個女演員怎麼能跟一個意大利導演私奔,一個演員私生活的事情居然上升到了國會開會討論的地步,可見英格麗·褒曼在美國的地位有多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