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揚帆:O2M: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
名刊名著
作者:武琪
《O2M:移動互聯時代的商業模式》
作者: 封揚帆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4月1日
ISBN:9787111495413
封揚帆簡介
移動互聯網(電商)專家,微商專家,互聯網專欄作者,O2M商業模式研究第一人,微商賺錢模式深入研究者。是《O2M:移動互聯時代的商業模式》和《真正的微商,這樣做至少月入過萬》等書的作者。曾任廣州問途等公司策劃總監、副總等職位,多家企業營銷顧問。現任化妝品互聯網品牌柚子舍高管、華南B2C同盟副秘書長。艾瑞網、派代網、價值中國、鈦媒體、創業邦等眾多網絡媒體專欄作者,多本經管書籍作者。
文章節選
我們的思維永遠需要顛覆,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嚐試接受一些看上去匪夷所思的理論。
過去的十年,是馬雲從“神經”蛻變成“神”的十年。在這十年裏,曾經的“騙子”馬雲創造了一個商業神話,緊接著他也被“神”化了。但在十年前,馬雲的理論不僅是匪夷所思,更是離經叛道,是中世紀被送上火刑堆的哥白尼日心說。
但你若認為這個商業神話,指的是阿裏帝國,那就錯了。一家企業存在的意義,無論多麼偉大,相對於一個時代而言實在無足輕重。然而,馬雲創造的不是一個公司,而是一個商業時代——電商時代。淘寶之後,電商才最終打破了沉寂,開始百家爭鳴。而至今,馬雲的公司依然壟斷著中國電商的半壁江山。
另外半壁電商江山由李彥宏托起。一般情況下,我們可能不認為百度是一個電商企業,但是這個搜索公司搭建的橋梁,卻幾乎是另外半壁電商江山生死存亡的關鍵。我們通常稱這種形式為網絡營銷——無數企業搭建屬於自己企業的網站,再通過百度平台把流量引到自己的網站上來完成交易。
此時,O2O概念逐漸被人們總結出來,因為它高度概括了“線上交易、線下體驗消費”這種模式的完整流程,並可用以指導企業的營銷、運營等工作,告訴企業如何把網絡當成線下交易的前台,然後在線下用產品和服務打動用戶,完成交易,並不斷留住用戶。
確實,O2O指出的是一個流程,是電子商務如何在線上(此時主要是指PC端)與線下之間循環往複的脈絡。
……
思維新腦洞:從O2O的顛覆說起
互聯網思維的顛覆
很多人都在談互聯網思維,這個詞很高大上,然而回歸本質,討論的其實隻是在互聯網時代用怎樣的思維去做好生意的問題。
現在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思維還能全方位指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生意嗎?筆者認為,是談談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怎樣的思維去做好生意的時候了。
正如O2M不能完全等同於O2O一樣,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即移動互聯網思維。移動互聯網思維也跟互聯網思維有一些本質上的不同,它必然是移動互聯網思維統領的新世界。
因為智能手機的出現,很多事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有互聯網思維幾個維度變得更深入,新的不同以往的特性也已經出現。
周鴻禕“用戶至上、體驗為王、單點突破、顛覆創新”的16字箴言,雷軍“專注、極致、口碑、快”的七字,或許都要加進一些新的東西了。
移動互聯網5F思維
有人總結出了移動互聯網5F思維,分別是Fragment(碎片化思維)、Fans(粉絲思維)、Focus(焦點思維)、Fast(快一步思維)、First(第一思維)。
筆者認為,5F思維雖然不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獨有的思維,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移動互聯網思維與互聯網思維的本質進行了區分。同時也指出了O2M的一些特性,更表明了,隻有用移動互聯網思維武裝人們的頭腦,才能應對O2M時代的新變化。
1. Fragment(碎片化思維)
認為移動互聯網加劇了用戶的三個碎片化趨勢:購物地點的碎片化;購物時間的碎片化;購物需求的碎片化。
所以,下麵五個關鍵問題決定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商業的成敗:
(1)如何讓用戶在碎片時間主動選擇你?
(2)如何讓用戶在一分鍾內喜歡上你?
(3)如何在一小段時間裏與用戶建立起令其心動的對話?
(4)如何在一個碎片的時間窗口提供令用戶尖叫的商品和服務?
(5)如何通過全渠道覆蓋用戶更多的碎片時間?
2. Fans(粉絲思維)
認為“得粉絲者,得天下”,一切商業活動應該圍繞粉絲進行,應從以下三個方麵著手:
(1)如何重新定義品牌的理念和價值主張,以吸引粉絲?
(2)如何將品牌的消費部落打造成粉絲們溫暖的精神家園?
(3)如何激發粉絲的激情和參與感?
3. Focus (焦點思維)
“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要專注於某一點,做到極致。具體而言:
(1)如何做減法,找到焦點戰略?
(2)如何將焦點戰略做到極致?
4. Fast(快一步思維)
世界變化太快,“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企業必須要思考:
(1)如何加速,找到快速發展的道路?
(2)如何將整個組織的速度與顧客的速度協調一致?
5. First(第一思維)
移動互聯網時代,隻有第一,沒有第二,第二就要落後挨打。企業要思考:
(1)如何定位,找到成為第一的路徑?
(2)如何成為第一?
客觀地講,這個理論總結得非常之好,至少對企業很有指導意義。
但是,筆者認為,這些思維都不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所獨有的思維,因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前,甚至更早之前它們就已經存在了。
比如粉絲思維,很久以前我們就講口碑傳播,講做回頭客和二次銷售,其實就是粉絲思維。焦點思維、快一步思維和第一思維也一樣,難道傳統互聯網時代甚至更早以前就不需要專注、快和成為行業第一?
移動互聯網的出現,隻是讓這些思維點的重要性凸顯了出來,變得比以往更為重要,成為新的商業社會製勝的關鍵。但筆者認為,它們也許並不是移動互聯網思維。
移動互聯網思維既然是伴隨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而出現的,我覺得它身上必然就打上了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烙印,具備與傳統商業時代和傳統互聯網時代不一樣的特征,有專屬於O2M的時代特征。
這些特征是以往任何時代都沒有的,是專屬移動互聯網和O2M時代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移動互聯網思維。
有O2M特點的移動互聯網思維
筆者認為,移動互聯網思維包括以下幾個方麵:小屏思維、多屏思維、移動思維、場景思維、LBS思維和即時連接思維。這些思維的核心和起點都是智能手機,也是跟O2M模式一脈相承的。
1. 小屏思維
移動互聯網的主要載體是智能手機,它的屏幕隻有這麼大,據說目前業內最大的手機是三星Galaxy Tab P1000,屏幕也隻有7英寸。即便是可以移動的平板電腦,相對於尺寸越來越大的電視屏幕,它也是小屏幕。說移動互聯網思維繞開小屏,實在是匪夷所思。
所以,圍繞怎樣占領小屏幕,戰略構思、產品設計、產品策略、營銷推廣策略、平台運營策略、員工培訓策略、企業管理策略……一切都已經跟傳統互聯網不再相同。